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育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这标志着这素质教育有了新的标准。新课程改革也给中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论文网。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探析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育专业如何发展成为中学音乐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对教育改革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提升音乐教育专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音乐教育的改革重点
第一,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新课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审美能力,使其获得音乐中的曲调美。意境美等,让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美好情绪方面发挥作用。
第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目前学生存在着喜欢音乐但是对音乐课并没有多大兴趣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设计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体验音乐教育。
第三,让全体学生都能发挥音乐潜质。以往音乐教师在教育方面喜欢挑选心目中感觉较好的学生参与演出,使其得到锻炼。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质都可以得到发挥,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得到应有的锻炼。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传统音乐教育注重的是标准化教育,而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学生个性成为音乐教育适应时代潮流的体现。
第五,更加注重弘扬民族文化。文化具有软实力,目前西方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流行在中学生中的西方爵士音乐。摇滚乐等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而婉约的传统音乐逐渐被淡忘。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
二。改革下,提升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几点建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里程碑,这也给中学音乐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任务和挑战。
1。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供新颖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音乐教育长久以来只是作为教育的辅助,其被重视程度不足,也造成学生对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从教师抓起,改变传统的观念,尽量寻找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爱学。好学。
在课堂中引进当前流行音乐,学生耳熟能详,学习兴趣大,学习效率也高;实现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有些学生比较爱好舞蹈,在授课过程中实现与动作的结合,不仅能提升学生兴趣,还发挥学生其他潜质;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音乐学习与现代化手段的结合。目前存在着众多的伴唱软件和曲目,还有打分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2。将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弘扬民族文化,教师可通过将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形式,达到这两方面要求。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关于这首曲目,教师不仅需要传递给学生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还需要讲述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3。举办小型音乐会,发挥每位学生才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部分形象好。功底强的学生,更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通过举办小型音乐会的形式,从操办到正式开场,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有的学生可以进行单独表演,有的学生可以进行伴奏,有的学生可以对唱或者合唱。这种举办音乐会的形式满足学生的表演表现欲望,让每位成员参与其中,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潜能。
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如何提升教学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需要不断的反思,用新思想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