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政府承诺十一五“期间投入100亿发展职业教育的基论文网础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给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各级领导们的关心下,完善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作为直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再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再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企事业单位技术人才的主要供应渠道。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也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能否获得充足的高技能人才供应。但由于历史。经济。环境。教育理念等的局限,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的的发展仍然在困境中挣扎,社会。企业。教育。学校诸方面存在的问题相互交织,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正确认识和冷静分析,找出解决对策,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职业教育面对的困境分析现代职业教育应对的策略。
1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尽管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许多矛盾。问题依然很棘手,它们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和谐。有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1传统的认知取向。价值观念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多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仍然以选择进入普通高中为最优先的考虑,导致职业教育体系只能招收素质较差的学生,因而造成教学困难,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情况。就社会价值观层面而言,人口结构逐步朝向少子化。高龄化发展;一般家庭因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子女人数降至一至二人,传统农业社会的大家庭结构迅速崩解,转变成仅包括父母及一至两个小孩的核心家庭,使得学龄人口下降。而传统升学主义风气更趋强烈,父母也有相当的经济能力培养子女至普通高等教育就读,人人以挤上高中然后升大学为第一选择,职业教育沦为学生次要的选择。2007年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发布了2007年人才发展报告。报告认为,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不相称。教育结构中过于强调学历化的倾向,一定程度上矮化了职业教育功能,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相当多学生无奈的选择。近年来普通高中与大学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技术学校的生存备受挑战。如何加强技术学校的课程试验与改革,以增进学生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能力;如何落实职业资格评定制度,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积极指导职业技术学校朝向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当前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1。2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教育资源整合步伐缓慢。
由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特别是面向市场办学的经验不足,总体基础能力建设薄弱,体制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职业教育机构大多规模较小,资源分散,办学条件差,实验实训设备缺乏落后,缺乏必要的实验实训环节,用昨天的设备和技术,培养今天的人“,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极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总量一直严重不足,而且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没有得到认真落实,从而导致总体上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不高,整体水平偏弱,不具备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竞争态势。职业教育领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也非常有限,迫切要求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政策的。资金的投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资金来源不足,尤其政府投入不够,制约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1。3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办学理念市场化进程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而当前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一种行政模式,政府是办学主体,实施权威的行政管理模式,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学校缺乏自主办学的权力。职业学校大多与企业脱钩,企业很少介入职业学校办学过程,职业院校对市场反映不敏感,直接导致职业学校对于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对于就业人员素质。技能需求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职业学校也就很难培养出真正具备较强操作技能。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和日本。英国等国家基本上由市场控制的市场模式以及德国和瑞士等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相比,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这种运行机制是最为落后的,其弊端尤为突出。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与市场结合不紧密,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且也使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多问题。
1。4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数量不够,双师型“教师短缺。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支庞大的专业化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已逐步形成,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显突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组建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非职业模式,必然决定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其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存在着就理论讲技能的尴尬。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长期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和各高等职业学校虽然为此做了不少努力,想了不少办法,师资培训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但从整体上看,其投入不足,力度不够,师资结构与水平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又缺少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缺少再进修的信心。因此,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就无法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
1。5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落到实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总则第八条中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这一要求,职业教育已经开始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虽然在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证书工作上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的职业资格制度仍处在初创阶段。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和认定尚无正式措施,使这项工作不能落在实处。目前劳动部门制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主要适应技能型。操作型工作岗位,尚未包括服务。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全部职业。很多行业急需的工种尚未纳入考核范围,职业学校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处在无证可考的状态。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工作尚缺乏社会化管理机制,劳动部门既是职业培训的提供者,也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管理者,很多职业技能鉴定站设在劳动部门自己管理的培训机构之中,设在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举办的职业学校的考核机构很少。职业资格证书的实施是推动职业教育的最大助力之一,然而由于职业资格证书推行的进度缓慢,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被忽视与低估的情形出现。
2。5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优劣,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因此,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不能是纯学者型。教学型的,而是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动手操作和科技推广能力,还要有经营能力和市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才能培养多能型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住教师吸引。培训和使用三个环节。既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它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由职业院校与国内部分大型中外企业或民营企业合作,组建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训中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步伐。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职业教育从教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岗前培训,从而保证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
总之,职业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兴衰,中国正处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是困境与机遇并存,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加深对职业教育体系深层次的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办学的灵活性,保证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这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与需求,在体制改革推动的同时,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更为重要,在教改浪潮的冲击下,共同促成职业教育成功的转型与发展。要适应市场导向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并在较短时间里形成规模效益,需要政府和付出艰辛不懈的努力。要继续发挥职业教育培育质优量丰科技实务人才的特色,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