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学公民教育的启示
新世纪以来,随着公民理念的日益盛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加注重现代公民社会的建立,这就对公民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合理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论文网然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开展公民教育时应当践行通过公民生活实现公民教育“的教育理念。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公民教育的内涵
要理解公民教育的内涵,首先必须定位何为公民。在现代社会里,公民一般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辞海)。由此可见,公民的内涵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它包含了法律。政治以及社会性的内涵。因此,公民教育必须注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内容。目标。途径以及方式方法,使公民教育为公民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
2。加强中学生公民教育的意义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生理。心理会发生剧烈变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学开展公民教育不仅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从而为他们未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基础。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对新形势下的中学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加强中学生公民教育的启示
1。公民教育目标要贴近生活,培养知行合一的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目标要贴近生活,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深入了解中学生这一阶段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社会实践中所面临的困惑;(2)以解决这些问题动机,分阶段设置教育目标,使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公民教育目标,增加他们对公民知识技能的认同感。此外,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合格公民应做到知行合一。中学生在这一阶段既要努力学习公民知识,明确公民的权利。义务。责任,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2。公民教育内容应源自生活,注重现实性
公民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立足于社会生活,结合中学生的生活需要,又要保障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努力完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一方面,公民教育内容要衔接学生生活,要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将学生生活中面临的新需要和遇到的普遍问题。具体问题进行加工处理,提升为抽象概括的层次,变为知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公民教育内容还要与社会生活衔接,在主动联系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为公民教育内容寻找到恰到好处的衔接方式,使教育内容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展开,最大限度地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公民教育途径当寓于生活,注重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公民教育的途径,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渠道来开展公民教育。首先,家庭对公民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家庭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父母要按照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通过直接教导的方式和自身的言行来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公民教育;其次,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是重要场所,开展公民教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公民课。综合课以及课外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公民教育;再次,社会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实施公民教育。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博物馆。展览馆等都可用来对学生开展公民教育。
4。教育方法需融于生活,强化实践性
中学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公民生活,要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使公民教育方法融于生活,强化公民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方面,在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要紧密贴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有计划地将基础理论知识灌输或渗透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公民知识。另一方面,要把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使得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掌握。内化知识,逐步成长为富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合格公民。
总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意蕴深厚,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教育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对当前以及将来的教育发展又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科学指导意义,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学生公民教育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学公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