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2-0111-05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statisticsregardinghighereduca论文网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from2000to2009,theauthorsstudiedthecoordinationofthebothandfoundthatthevalueofcoordinationinthewestisthehighest,theeastlower,andthemiddlethelowest。However,thequalityofcoordinationinthewestisthelowest,theeasthigher,andthemiddleonaverage。Thepoliciesofhigheducationanddevelopmentindifferentareasshouldbedesignedaccordingly。

Keywords:highereducation;regionaleconomy;economicgrowth;combinationofproduction,learningandresearch;developmentofdisciplines

近年来,高等教育与经济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情况,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1〕。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高等教育与东。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根据2000~2009十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中数据源于200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国家公布数据。我们依据代表性。层次性。可比性。综合性等原则,构建了东。中。西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由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消费率。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各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和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等构成;高等教育指标由每万人本专科招生数。每万人本专科毕业生数。每万人硕士生在读数。每万人博士生在读数。平均每所大学在校学生数。每万人高校数。高校生师比。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和国外主要机构收录论文数等构成〔2〕。

2。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1)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为了使2000~2009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可比性,且尽可能全面反映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笔者将10年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分析,抽取累积贡献率达到90百分号以上的因子作为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见表1)。

表1中5个因子反映了93。825百分号的信息量,我们将5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因子得分权重,代入高等教育综合评价公式进行计算。

(2)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采取同样方法将10年数据进行分析,抽取累积贡献率达到90百分号以上的因子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见表2)。

表2中5个因子反映了92。599百分号的信息量,我们也将5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因子得分权重,代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公式进行计算。

3。综合评价结果

表3为2000年与2009年各省和东中西部三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综合测评值排序,反映的是各区域的经济与教育协调情况。但是,仅从等级差上观察协调情况,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比如,北京市高等教育评价值为0。8337,经济评价值为0。2616,若该市两项评价值与高等教育排名保持不变,但是经济排名下降(由于其他地区的经济评价值上升引起),则等级差将扩大,这是否说明北京市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一定变坏了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灰色关联方法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测评。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评

1。协调模型的选择

本文选取刘聚龙先生的灰色关联系统模型进行分析〔3〕,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分析不同系统行为序列之间的微观。宏观或几何拟合程度,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寻求不同系统之间的数值关系的一种方法,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4〕。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特征,且已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证明。例如,李青合通过对华南三省(区)扩招10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日益明显〔5〕;中国矿业大学的樊华。陶学禹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调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无序化到有序化慢速发展过程,1995年以后呈有序化快速发展的趋势〔6〕;朱迎春等采用协整理论,通过Granger进一步分析,得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变量水平序列均为时间序列,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7〕。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测评,能够从动态发展中把握协调性:灰色关联数值越高,说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越好;反之越差〔8〕。2。协调性测评值

以时间为序,我们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作为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参考序列,将高等教育综合评价值作为比较序列,分别将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中西部三地区的2000~2009年综合评价值带入模型,计算得到10年来各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系度,以反映二者之间的协调情况(见表4)。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1。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协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西部协调值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地区中海南省的协调情况最佳,达到了0。801785,但是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协调是一种低质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浙江省,其值为0。558187,该省的经济发展十分靠前,但是教育水平与经济相差太大,协调性较差;与该省情况类似的还有福建与广东省,其经济发展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幅度较大。北京市虽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很高,但从历年的发展来看,教育发展超过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协调分析的值不高。

中部地区中河南省的协调情况最佳,协调值为0。723886,但是其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也是一种水平较低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吉林省,其值为0。572961,该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从2000~2009年的发展趋势看,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情况较差。

西部地区中,重庆市的协调情况最佳,协调值为0。764572,但其情况与中部的河南省类似,也是一种较低水平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青海省,其值为0。53707,由于经济政策对西部地区的扶持,青海省在2000~2009年期间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却长期处于全国垫底水平,其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很不协调,协调测评值较低;与青海地区相反,陕西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其经济的发展处在全国中等水平,二者也表现出不协调的发展状况。

2。东中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质量分析

(1)划分标准。我们以协调度最高的海南省和协调度最低的青海省的数值为基础,将各省(市。自治区)放在三个区间,第一区间为0。713547~0。801785,属协调度良;第二区间为0。625309~0。713547,属协调度中;第三区间为0。537070~0。625309,属协调度差。同时,我们根据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评排名,将名次在1~10名之间的认定为协调质量高,名次在11~21之间的设为协调质量中,名次在22~31之间的视为协调质量低。由此,就有了协调度高低和协调性优劣两个维度的协调质量的分类(见表5)。

(2)各地区协调质量分析。表5中,从协调度高低来看,协调度为良(0。713547~0。801785)的地区其协调质量都在中低水平,东部有颖焙秃D希胁坑泻幽虾桶不眨鞑坑兄厍臁⑽鞑睾透仕唷P鞫任校?。625309~0。713547)的地区,东部有北京。辽宁。上海和江苏,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质量高;中部有湖南和江西,协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西部的四川。贵州。云南。宁夏和新疆的协调质量低。协调度差(0。537070~0。625309)的地区,东部有天津。浙江和山东,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质量高,福建和广东协调质量中等;中部有吉林。黑龙江。湖北和山西,协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西部有陕西。内蒙古。广西和青海,其协调质量低。

从协调性优劣来看,东部地区63。6百分号的省份的协调质量属于高质,中部地区87。5百分号的省份其协调质量属于中等质量,西部地区83。3百分号的省份的协调质量处于低水平。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度属于中等水平,但其质量较高,中部地区的协调度中偏低且质量也为中等,西部地区的协调度中偏高但其质量很低。

四。结论与启示

1。结论

综上可见,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有如下三个特点:

(1)协调程度不高。东部地区协调值为0。64680,中部地区为0。63690,西部地区为0。66202,最低的青海省仅为0。53707。

(2)协调质量差。即使是较为协调的地区,由于其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因而二者协调的质量并不高。所以我们看到,处于全国高等教育和经济中下水平的省份其协调值往往较高。比如,协调度最高的海南(0。801785),其协调质量属于差等。

(3)协调质量差的分类。协调度较差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经济发展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集中表现在东部地区;第二是高等教育超前于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中西部地区;第三是由于政策因素的影响,为了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提升起来,政府采取了各种经济措施与扶持政策,使得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大幅攀升,但是其教育却始终发展缓慢,因而协调度较差。

2。启示

根据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适时调整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是必要的:(1)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上:首先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调整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其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来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最后,应继续加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将智力支持转化为劳动成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切实将产学研结合起来〔9〕。

(2)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短期政策调整上:首先对于高等教育落后的地区,一要政府提供适度宽松的环境,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二要高校加强自身软实力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三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可靠的投资环境与制度保障;四要加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双落后地区的教育与经济转移支付,提高此类地区的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对于高等教育超前的地区,要适当控制高等教育规模,提升软硬件实力,变横向扩张为纵向提高,打造一批特色重点学科,提升高校整体质量。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上一篇:高等師范院校音乐教育存茬的问题及對策【2337字】
下一篇:高等教育中的性别歧视【1697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