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新世纪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是改革“两课“内容。
关键词:高校培养目标“两课“
关于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如何把他们原则性的论述同具体的教育实践论文网结合起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着剧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大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人认为应当是创新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素质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工程师。有人认为应当是创业者;有人认为应当是宽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有人认为应当是合格的中国公民;…。上述观点,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从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来看,又都不无偏颇。笔者认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两课“内容的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
把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确立为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既是形势所迫,又是现实要求,也是国外的经验借鉴,符合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
1。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经济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条件下,也是知识流动的全球化,还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无论是那种资源的流动,起主导作用的,最具活力的。起载体作用的是人的流动。换句话说,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因此说,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是,这里的人才是有特性的人才,他必须是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特性的人才,才能在全球化运动中适应各种不同文化的挑战和认同,才能在全球文化的交互运动中突显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会被堙没。因此,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应当把培养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合格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经济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经济的基本形态。三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外商投资企业约16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2百分号。1996年至2000年,中国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3142万人,下降27。9百分号,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1517万人,下降了50。3百分号;同期外资企业等经济单位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近400万,私营企业创造就业岗位648万,个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427万,这些新增岗位大部分为新生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所填补。广州市的外资企业共有356家,总人数96044人,外籍人才3800人,仅占总数的2百分号,本土人才占到98百分号以上,比5年前提高了近8百分号。目前三资企业仍是毕业生的首选,63。9百分号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进外企。另外,12。10百分号和7。92百分号的毕业生选择留学移民和自立创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的进一步涌入,大学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就业的人数还会持续升高。这表明三资企业和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主要的趋向。而绝大多数三资企业具有国际背景,大学毕业生进军三资企业和出国,实际上是直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的进程。实践表明,具有世界性眼光。民族文化灵性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毕业生,最容易适应三资企业的文化生态,并很快成长起来。相反,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而缺少世界性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者,很快被淘汰。这说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不可回避的时代责任。
3。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19世纪有一位名叫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英国伦理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接受的教育的程度,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德的高下。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检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审视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举措。1987年10月6日,日本推进教育改革大纲正式启动,确立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宽广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想象力,自主自立,富有团结精神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培养国际社会真正信赖的日本人)。强调教育要适应国际化,(1)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理解日本文化的个性和其他文化的优越性;(2)不仅作为日本人要爱国,而且要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命运;(3)深刻理解多元化,掌握国际交流的能力。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其会议报告明确指出:“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成为世界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为检讨高等教育的现状,推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必须站在21世纪的高度审视和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4。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格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应用的必然结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定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是由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状况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时代特点是不相同的,由此引起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途径。手段。形式。教育机制。体制等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因此,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不断充实。修改。完善原有的目标结构,才能满足学生主体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国家。社会和民族的需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主题和特点,运用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成才规律的认识,及时地更新教育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1983年10月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就明确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一教育发展战略不仅是指导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策略和方向,而且也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这是同志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对教育发展最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纳入党章,“三个代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必然得出高校教育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民族文化修养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合格公民。因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具有世界眼光,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更好的代表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二。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与“两课“的责任
那么,世界通用中国公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
所谓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指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认知国家和世界赋予的权利,同时自觉承担对国家和世界的责任和义务的中国人。进一步来说,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三个特点。
所谓世界性,就是总体性,全局性和时代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整个世界已经连成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关心的命题,比如人类自身的关怀。环境保护等。他要求新一代大学生要用全球视野去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于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世界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要有多样性的眼光。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多样性。目前,不仅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就是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应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应当对世界的多元文化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应当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态有更多的了解。尊重和批判。
所谓民族性,是同世界性紧密相连的范畴。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首先要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要有尊重和崇敬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心态;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和理解;要对自己作为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充分的把握,对行使权利和享受义务具有成熟的心态和合理的期待。
所谓知识性,是指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对社会。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知识的广泛了解与掌握。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有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作为专业人士对本身所从事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发展;二是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国内和国际知识,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养成世界公民良好行为的基础。
民族性是根,知识性是体,世界性是方向。只有世界性。知识性,而无民族性的人,缺少个性,没有厚重感,很难赢得其他民族的尊敬和认同;只有民族性。知识性,而无世界性的人,容易陷入盲目;只有世界性。民族性,而无知识性的人,缺少质量,容易浮躁。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属性的大学毕业生,才可以称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才能够成为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骄傲的中国人。
2。“两课“的责任与局限。
那么如何来实现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这一目标呢?多年来,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有人主张高校应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为此,许多高校开设了大量的人文选修课程,有的学校高达20多门。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三:一是课时的限制。人文类选修课一般排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分之后;二是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完全是根据个人兴趣来选,确少前后的系统衔接;三是教材缺乏适用性。大多数人文类选修课教材是由专业类教材直接转化过来的,有的甚至就是专业教科书,不适合非专业学生选用。因此,如果继续循着人文教育的思路多开几门选修课,来进行世界通用型中国公民教育显然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以目前中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来看,“两课“能够很好地担负起这一时代重任,而且,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这是以为:
第一,高校“两课“是必修课,对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教育质量有利;第二,高校“两课“课时有保证,尽管目前课时紧张;第三,目前高校“两课“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必须对其内容进行改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两课“内容的改革,来实现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教育目标。
不可否认,高校“两课“在培养“四有“新人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目前高校“两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据调查,某高校有75百分号到78百分号的学生不喜欢“两课“。不少人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两课“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家便千方百计的在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工夫。实践证明,“两课“教学方法的改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如果“两课“内容不进行必要的改革,“两课“的尴尬局势不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代著名思想家约翰·罗尔思(JohnRawls)有点害羞,而且口吃,他为本科生开大课的牌一挂,几百人的梯形大教室,济济一堂。每次都需要提前去“霸位“。哈佛的大学生看重的不是罗尔思的讲课技巧,而是讲授内容。目前高校“两课“内容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两课“教学内容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个人实际。两课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讲授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但是,现行教材存在着严重滞后性,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僵化思维的产物,通篇贯穿着一种高高在上式的说教,如“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做“等,而没有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要这样做“,更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什么类型应当怎么做。另一方面,教师授课拘泥于书本的纯理论,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深入分析深层次的理论,有相当多同学认为,“两课“教学内容离自己很远,内容空泛,似乎与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
二是“两课“总体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两课“大学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使学生感到“两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忽视了“两课“诸课程之间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与“两课“课程体系的逻辑联系和相互衔接问题。同时,在学科体系。教学实践和教学要点中也都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现行“两课“教材越来越倾向于全国统编教材或全省统编教材,相互抄袭严重,全国几十种版本,大同小异,尽管体系越来越严密,但其内在的生命力却在一步步地遭到扼杀。
党的十六大报告反复强调,要与时俱进,搞好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课“内容只有创新,才能使“两课“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才能担负起培育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重任。
三。为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高校“两课“内容的改革
1。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内容架构思想
“两课“教学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适应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目标的培养,“两课“内容体系的建构应当体现这样的基本思想:应当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两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应当注意在理论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上的整合,实现主义理论教育与分析当代世界实际相统一,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突出主旋律与拓宽新领域相结合的原则,界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和深度,使同一内容的讲授避免简单重复,并体现各门课的特色;应当体现学科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最新发展动向,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及时反映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状况以及党和国家采取的新政策,处理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
2。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具体内容架构
根据培养目标和“两课“内容构建原则的需要,笔者认为新的高校“两课“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门课程:
(1)主义及其中国化,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系统介绍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实践的成功与教训;系统介绍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而让学生对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动力。
(2)自然辩证法与思想方法,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系统介绍人类思维科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中国历史与世界文化,主要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多元文化,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多元世界文化。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政治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世界(包括中国)政治学思想理论和实践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系统介绍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学范畴的真实含义及其发展规律,展示世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必然性,帮助学生对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生态。国际政治局势以及中国的政治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和理解。
(5)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介绍市场经济思想。法律制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历史实践以及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6)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从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向学生系统介绍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伦理道德意识,重视伦理道德实践。
3。适应“两课“内容改革的其他配套措施
要实现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很重要,但是,只有内容的改革而无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的改进,还是难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根据当前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如下配套改革意见:
(1)要进行“两课“考试制度的改革。开设“两课“的初衷乃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的人。因此,“两课“学习效果的考察应当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作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改变现行“两课“考试制度中,只关注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
(2)要进行“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实行专题授课制度,打破原有的教材章节,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抽取出来,结合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加以综合整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两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二是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现在,计算机网络和声光电音像技术正在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两课“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现代教学手段适时地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改善“两课“教学的呆板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3)要处理好“两课“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两课“理论结合现实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教学要同现实世界。社会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二是理论教学要同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两课“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是大家公认的不二法门。但是,在如何结合上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就最基本的要求来说。在结合社会现实讲授理论时,既要讲清楚社会现实的然,更要讲清楚所以然;既要讲现实的历史,也要讲现在和未来;既要有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也要有肯定现实必然性的态度。反对那种为迎合学生心理需要而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极端行为,防止借联系现实之名,把“两课“变成对社会现实的“控诉会“。在结合学生实际讲授理论时,既要看到他们的优势和希望,又要注意他们的缺陷和不足;既要强调理论之于实践的相对独立性,也要注意理论与个人实际的密切关系。既要反对那种理想主义的理论“假大空“,更要反对那种讨好学生的理论“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