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13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应用网络媒体的网民迅速增加,特别是青年学生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论文网而又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传播媒体,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的素质和能力,以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忙乱,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有目共睹。所以,客观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超时空。超媒体。自主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深刻地影响着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必需看到新媒体的双刃剑“性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信息侵略极易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要适应这种信息环境的变化,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个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巨大的挑战。媒介素养教育从概念到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有学者指出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受众应为建构主体。

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社会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广大受众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动力主体。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具体的实施力量应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大学生还处在校园学习的阶段,所以在大学里开设相关课程是提高其新媒体素养的最好方式。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等优势,这样可以确保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老师的带领下获取对新媒体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技巧,这种集体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形成一种主动利用新媒体的良好氛围从而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培养师资比较容易培养。另一种是把媒介素养内容融入或渗透在其他课程中实施,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必增加新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通常被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并且是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

笔者认为,就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的原则,采取单独开课和融入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该先从选修课开始,然后慢慢上升到必修课。再者,从大学授课内容来看,尽管有些课程已经涉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计算机课程。但是涉及内容不多。再开一门选修课,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从已有的课程来看,也是如此,上海交通大学是把媒介素养课程当成专门的课程开。

2。教育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媒介素养课程在大学教育中迅速推广

随着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深入,高校会自觉的意识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设立相关课程,但是这个过程毕竟非常缓慢。只有受到权威部门的重视,新媒体素养课程才能够快速进入大学生教育中去,进而得到普及。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基本就是遵循此发展路径。在英国。加拿大,都是先有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得到广泛认可,进而相关机构或职能部门出台相关制度,使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化,这个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避免这段漫长的道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迫在眉睫,其重要程度足以受到教育机构的制度保障。的教育部门可以像规定大学生的英语能力那样来确定大学生所要达到的新媒体素养等级。

3。培养专业的媒介素养高校教师

在大学校园普及新媒体素养知识,就现在的师资力量来看,明显处于匮乏状态,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

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师资培训制度。在澳大利亚,澳洲媒体教师协会提供一系列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并定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研讨会;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诸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服务。

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可效仿他们的做法,由一些媒介素养研究机构或者著名大学的新闻院系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培训,以缓解师资匮乏的现状。目前,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饱和,可以考虑将部分老师转向媒介素养教育中去。由于他们具有新闻传播理论知识,通过专业学习或培训能够很快承担起媒介素养课程的教授。

(二)社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

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应该结合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社会创造环境。营造氛围,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推动力量;学校提供条件,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执行者。如果双方力量结合起来,就会让大学生处在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浓浓气氛中。

1。组建媒介素养社会研究机构,支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国外的经验表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的支持。例如,美国的修女托曼创立的传媒教育中心(http://www。medialit。org)“一直在领导着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

目前国内专业的媒介素养研究机构较少,也缺乏社会组织支持的媒介素养教育。谋求社会组织的认可,能够提高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开展效率。

在社会组织力量的推动之下,可以定期召开有关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讨会,还可以像国外一样组成媒介素养教师协会。媒介素养兴趣小组等,共同推动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一系列活动的的开展。

2。家庭教育要转变对新媒体的恐惧

面对新媒体的负面效应,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没收孩子的手机,限制孩子的电脑使用时间,就连一些学校也采取过类似消极的办法。这些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媒体带来的负面问题。

家长应当先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以开明的态度看待孩子对新媒体的钟爱;在孩子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向其传授一些媒介素养的知识;生活中要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表达对孩子的关爱,防止孩子因为家庭的冷落而沉迷于网络中的虚幻世界。家长需要与孩子一同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诸多问题,用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新媒体。

3。媒体机构利用自身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日本,报社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会开放,以供学生参观,让他们了解媒体信息的制作过程;每年也会有专门的媒介素养知识宣传周,教授学生如何有效识别媒体信息。新媒体机构也可以定期向大学生开放,对大学生开展媒介技术教育,给予大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媒体可以适当的接受大学生制作的信息作品,使其参与媒体制作,比如大学生校园记者。大学生拍客,在具体的制作实践中,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信息制作过程,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三)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需要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正如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只有……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可能对电视,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大学生应通过新媒体素养课程的学习,认识新媒体的性质和媒介信息的价值。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受众的批判意识,对媒体信息形成个人的独立见解,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所有的媒介产品中,或糅合着制作者的价值观念,或隐藏着商业味道,要正确的解读信息,必须具有批判的眼光。

应当明确的是,新媒体素养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新媒体再现现实,重构现实的功能,认清新媒体对社会的功能与影响,判断新媒体信息的多重意义,与新媒体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學生人际交往教育對策研究【3568字】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學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1477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