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文化教育为基点的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78-02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论文网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感恩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吸取中华孝文化的精髓,加强感恩教育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本源。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孝“的内涵。从字面上看,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为孝“,这就像是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想着要如何栽培好下一代;孩子是念念不忘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从孝“的人性起源看,孝即爱,是小辈对长辈感情自然的流露,仅仅理解为报答和责任是不够的;孝源自于血缘之爱,它与亲情相连,与父爱和母爱一样是自发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若是在法律强制。舆论监督下的孝“,那只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那它已经变了味,不再是孝了。由此,孝是爱,是来自血缘的亲情;孝是平等,出于内心自发的感恩。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系统。孝文化具有人民性与封建性。精华与糟粕。历史性和继承性的两重性,其历史作用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据此我们对孝文化必须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孝在当代社会,不再具有泛孝主义的地位,而只能重新回到其作为家庭伦理的地位上来,现代孝文化具有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互益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等特点。从行为上说,孝文化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范畴。从内容上来说,孝文化包括了敬。信。诚。慈。善。恭。和。让。礼。谦。宽。贞。廉。直。俭等美德范畴。这些美德范畴,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涉及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个方面,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孝文化不仅从属于封建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孝文化,孝文化的精华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孝文化宣扬的人性的真。善。美等优秀品质,早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诚然,孝文化也包含了一些封建性糟粕,主要表现为愚忠“和愚孝“,如:帝王也,一国之君独神明;百姓者,芸芸众生皆愚昧等。封建伦理道德就是为这种不平等服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荒唐观念,即使在中国现代家庭也并未绝迹,比如说家长制。法人制中的家长制现象等。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方法论讲是无知,从动机论讲是自私。GM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倡导自由。平等。博爱“;鲁迅先生在杂文二十四孝图中抨击了封建孝道的虚伪。自私和残酷;巴金先生以他不朽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对封建家长制。吃人的礼教,喊出我控诉!“。今天,这三位中国可引以为荣的。思想觉醒者的声音依然没有过时!今天,我们必须从中吸取孝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并赋予孝“以时代内涵,来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二。当今不孝现象的原因剖析
2013年2月15日,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朱砂镇陈寨社区闫砦村大学毕业生周新永活剥生母致死,周新永如何从一个天之骄子堕落成了杀人恶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大不孝行为不是第一例,也不是最后一例。当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关心无动于衷,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毫无回报的意识,缺乏责任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恩缺失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反思家庭教育。当下确实存在着不孝的现象,究其原因恰恰不在那不孝者身上,而在我们寄予无限同情心的老一辈自己身上。追溯他们的家庭教育生活: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文化修养,以及他们夫妻间。与长辈。与孩子间如何表达爱,还有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与邻里关系等等,就会得出结论,正是他们自己造成了孩子的不孝。这样家庭的孩子,要么从小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的赏识。表扬。肯定。鼓励,有的只是批评。讽刺。打骂。呵斥;要么从小得到来自父母的溺爱。娇宠;要么,从小离开父母无人管教,听之任之,缺乏亲情。
试问这些家长:你自己没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不懂得爱孩子的方法,从没以榜样示范过如何去爱亲人。爱老人,孩子又如何能懂得感恩?你抽烟。赌博。脏话连篇。从不看书看报。恶言恶语对待老人等等;你的粗暴。溺爱。娇宠是爱孩子?他能懂的一切还不是从你身上学来的!
因此,仅仅指责下一代不是办法,既要从上一代封建。专制。愚昧。落后上去找原因,又要从我们自身教育方法上找原因。孝是用父母至少长达十年的,爱的榜样感动和影响出来的!是出于自发的血缘之情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这样对待他们的孩子,让我们下下一代,从小生活在文明平等民主的环境中,经常得到父母赏识。表扬。肯定。鼓励,成为聪敏文明。自信。快乐的孩子,长大成为懂得爱,懂得孝敬的人。
2。反思学校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招中最后一批录取,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而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宠爱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责任感普遍不强;中小学教育又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对于孝文化教育是形式大于内容;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重技能学习,轻基本理论学习;重专业学习,轻人文素质的提高;重做事教育,轻做人教育;重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重共性教育,轻个性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感恩之心,学生很难有孝心。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西方腐朽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侵蚀,使得人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性。大学也一样,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其实质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基本丧失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模式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而非社会人,他们只对结果和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缺乏热忱与向往,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创造力。于是,他们就缺乏人情味,缺乏社会属性,也就自然缺乏孝心。
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如:母亲节或父亲节孩子给父母亲写一封感恩信。感恩征文活动。给父母亲洗脚等活动。但形式和口号大于内容,如何把孝文化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计划和教育体系中,对学生分阶段分层次系统进行教育,使孝文化教育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以孝文化教育为基点加强感恩教育
感激父母前辈的养育之恩,这是孝文化教育的基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讲究孝道,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在物质上体谅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在生活上关心父母,在态度上尊重父母。而在物质生活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儿女对他们精神上的抚慰,即子女给予老人的关心。尊重和理解;子女和老人和谐相处,家庭和睦;子女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子女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必须引导大学生给予父母前辈精神上的安慰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和创业实践,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学好专业本领,顺利实现就业,回报家庭,奉养家庭,回报社会;加强人文修养,完善人格,做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感激老师先贤的教导之恩。老师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导师。学业上的引路人;先贤是大学生人生成长之路上的明灯“。引导大学生感激老师。先贤的教导之恩,尊重劳动付出,回报教导恩情,弘扬传统美德。
感激学校社会的关爱之恩。引导大学生养成乐于助人。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校内外公益活动,积极加入义工“行列,牢固树立职业生涯理念,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为母校争光,为社会做贡献。
感激大自然的哺育之恩。引导大学生树立天人合一“理念,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和合之意“。感恩之情“,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感激GM先烈的奉献之恩。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GM历史,学习先烈事迹,弘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GM传统,激励大学生不忘先烈。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成人成才。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感激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恩。中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繁荣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对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孝文化作为共同的文化纽带,培养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由于在古代社会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由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国家。对民族的爱,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气节,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宏愿,鲁迅先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的呐喊,都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写照,是孝道的升华。
以孝文化教育为基点的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