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话语分析和阐释中国职业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15-0026-06

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始年,也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两基本一进入“目标的最后五年,更是实现论文网两个一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节点,教育的任务重大而艰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而关注职教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高水平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和实践探索,是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1]。2016年5月8日至9日,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天津市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青年职业承办的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议在天津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科研的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

一。职业教育科研要服务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朱之文强调,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仅关系教育发展全局,还关系国家发展大计。职业教育科研战线是谋划和发展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职业教育科研战线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多出标志性成果,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要求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要加强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办好中国的职业教育,既要遵循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扎根中国大地,充分考虑的特殊性。差异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开展职业教育研究,一定要立足国情,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吸取养分,既要总结成功经验,也要深刻汲取教训。尤其要注重理论创新,善于用中国的话语分析和阐释中国职业教育的问题,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加强实证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研究水平,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要在实证“二字上多下功夫,多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如何合理确定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切实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如何在职业院校办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就业导向?如何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如何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如何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紧缺问题?如何完善社会用人制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如何建立健全多渠道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等等。要聚焦这些问题,多开展实地调查,多进行定量分析,多作案例剖析,尤其要注重研究方法创新,要数据和事实说话,形成更多高水平政策咨询报告,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三是加强国际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要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职业教育研究要密切跟踪世界科技GM和产业GM的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国际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认真消化吸收,提出学习借鉴的意见建议。要与有关国家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在职业教育研究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要注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职业教育科研人才,推出一批反映职业教育发展前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要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的故事,传播好中国职业教育的声音,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

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2]。总在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克强总理在对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5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专门就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升信息化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人才培养观念模糊。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比较普遍。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指出,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依然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本次会议给出了一些回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小鲁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职业院校要摈弃普通教育的目标约束,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从而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想武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在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理性教育的内容;通过必要的人文课程学习,职业生涯教育,技术理性的培育和引导,使得整个职业院校教学过程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在产教融合的落实上,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中,要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抓手和载体,给学生。教师一个密切互动。共同成长的机制。在自身文化软实力构建过程中,要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和制高点,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即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他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符合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念,是未来课程发展的方向,但教学管理水平落后和教师能力不足,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实施和推广。展望未来,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践将更加理性,针对性更强;更加注重探索实验和建立课程开发的技术流程和规范;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建立新的课程制度,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更加强调教育学科内部的协同创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曹晔教授对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要严格教师技能准入门槛,把教师实践技能作为其从事教学工作的必备能力。要实现职教师资培养的一体化。后置化。合作化。一体化培养,借鉴德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经验,选拔优秀高职院校毕业生开展2年的本科教育(3+2“模式),招收优秀中职或初中毕业生,经过3年的中职教育后再开展5年的本科教育(3+5“模式)等;后置培养,中职学校对新入职教师开展1年的培养,其中,半年的企业实践。半年的教育教学培养;合作培养,针对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师资缺乏和紧缺专业教师的需求,由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

清华大学程建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整体框架,从课程。专业。学校。区域。行业企业。国家和社会等6个层面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总体认识。数字资源。人员发展。数字校园。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最终为职业院校提供有效信息化实施方案。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他提出,要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本质和视角,研究和实践职业教育信息化,真正实现在课程。专业和机构三层面融合;要重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改革;要借鉴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高起点。系统化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

中国社会科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湘丽工业信息化分析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一是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形成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和相应机制。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适时分析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各层次教育规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该具备高度化。多样化能力。高度化的能力,是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某个学科和技术领域达到了最前沿水平。多样化能力,是指掌握多个学科。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秘书长李亚东提出职业教育评估三结合“导向。一是放管结合,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强化第三方评估,要把市场能做的尽量还给市场。二是内外结合,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以外促内“评估制度,其中政府主要是加强督导,购买第三方“服务;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职业院校把脉诊病“;职业院校加强自我质量保障,完善治理与管理体系,强化自评。三是评研结合,评估与研究走向融合,评估的过程及其作用与教育研究有一致性,评估方法。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评估结果及反馈等,皆与教育研究有诸多相同相近之处,从二者工作方式和目的上,也具有极强互补性。因此,职业院校要借助评估工作,加强院校研究“,进而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体制机制改革是职业教育科研的重点关注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在描绘职业教育发展愿景时强调,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基础能力更加现代;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教育质量更加优良;基本制度更加完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合作更加全面。实现这一愿景要求职业教育发展要更具活力和动力,更有可持续性,因此,就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就要加强职业教育科研的针对性,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推动。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针对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强调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的整合而采取块块“管理体制将更加有效。目前,分属于国务院不同部门的职业学校体系与职业培训体系,已成为束缚职业教育发展的桎梏,必须在管理体制上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以使职业教育上台阶“,真正发挥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作用,即实施横向的综合部门管理体制,设立国家职业教育总局“,其职能是:制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战略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发布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职业预警等;其目的在于统筹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专业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的相关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培养和使用的综合配置。协调发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在对职业教育本质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如何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把采取各种形式,建立各种各样的产业作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邹联克以贵州为例,介绍了建立与职业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实践探索。一是强化法制保障,修订通过了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在条例中明确投入资金的来源;二是落实专项投入,贵州省市县三级财政都设置了专项资金;三是压缩行政开支,支持职业教育的扶贫和脱贫工作;四是解决好政府拨款,出台了高职拨款标准,2016年省内高职不低于1万元,2017年不低于1。2万元,一些民办学校也享受这个政策;五是完善资助政策,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投入资助资金35亿元,用于中职免费的资助;六是化解建设债务,2015年贵州省出台了解决高校债务的办法,包括高职院校在内免除了180多亿元的债务;七是支持民办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BG中国区培训与认证部副部长卢鹏介绍了华为的人才战略与校企合作实践做法。华为在这几年有两个计划,即华为人才联盟。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HAINA)是华为公司主导的校企合作计划,旨在面向在校大学生,传递领先的ICT产品技术与知识,为社会及ICT产业链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华为人才联盟是由华为公司发起,以促进ICT人才供需交流为目标,为华为合作院校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为华为合作伙伴及用户输送合格人才的服务平台。从华为网院来看,目前面向全球开展校企合作,构建ICT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已经有162家,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北京信息职业。上海电子信息职业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立新就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坚持以开发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能力。一是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国际能力,把培养国际能力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纳入教育教学标准和课程建设。二是建立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平台,把职业教育作为中外人文交流以及教育合作交流的新内涵,积极培育合作交流窗口和基地。三是构建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布局,紧密结合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部署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结合区域开放重点和特点,形成区域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格局。四是强化资源整合,打造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与目的地国家职业院校合作,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当地人才,促进合作院校改革发展,推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四。加强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

提高职业教育科研水平首先必须提升职业教育科研的基础能力[3]。朱之文强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科研先行,注重发挥科研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要重视职业教育科研投入,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好科研项目规划。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重点部署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良好学风,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敏锐洞察力和扎实科研能力的职业教育研究队伍。要注重职业教育数据和资料积累,建设开放。综合。高效。共享的职业教育科研信息平台,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智库。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坚持政府导向,强化决策咨询功能开展课题研究,始终把承担政府决策咨询项目作为科研事业发展的制高点,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优先保证。坚持发展导向,围绕决策咨询工作开展团队建设,全所每年都举办多项学术活动,而且都是与政府部门特别是上海市教委职业教育处。高等教育处。终身教育处紧密合作共同组织;同时,借此平台,促进年青科研人员学术生涯的健康发展。坚持市场导向,依托决策咨询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利用自身在决策咨询研究方面的优势,每年承接来自多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中高职院校的委托课题,从委托单位的改革发展策略需要出发,提供相应的咨询性质的科研伴随。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把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提升服务决策咨询能力,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通过大力推进重大决策咨询项目研究,全面推动省级职业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着力加强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省一级学会平台作用,以搭建服务平台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上水平等途径,提升所对省内职教战线的影响力,搭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平台。以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为重点,长远规划,积极推动辽宁省职教所向国内有影响教育智库转型。

成都市教科院职成所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为成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把脉搏。理思路。出主意;构建大数据的质量引擎,完善数据决策。管理。创新的机制,逐步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数据获取伴随化。信息分析即时化,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路径;创新扁平化网格化的教研体系,改革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创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坚持毕业生就业监测公告制度等举措,充分发挥了现代智库服务国家。地方。学校的参谋作用。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立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以学科带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研究创新发展之路。在学科建设上,作为全国最早的职教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首个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所在单位,逐步形成了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为核心和特色的学科布局;在研究机构建设上,逐步搭建起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充分整合校内外职教专家,服务于天津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创新平台;在科研队伍建设上,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宁波职业技术明确了高职科研定位,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厘清方向,科研工作以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为核心。规范管理,正式推出宁波职业技术科研工作二级考核方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协同政产学研行动。建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区域优质的技术研发与设备资源;深化院园融合“,打造政校企三方联动的育人模式创新;协同政府资源,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优化科技服务团队,打造职业教育智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以种技术“服务为核心,开展系列科技服务活动,打造科技服务品牌;与市总工会共建劳模技师工作室;主动融入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着力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援外模式。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以理念文化研究引领办学思想的现代化。学校牵头成立重庆市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中华职教社社史陈列馆的历史资源,挖掘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精髓,形成以立业立人“为核心理念的双立教育办学思想。学校以课程文化研究引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为重点,创新教学内容及实现形式。以行为文化研究引领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构建了以制度规范。学生素养为核心,以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评价文化为载体的行为文化,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以环境文化研究引领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和实训环境,促进了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为了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和凸显研究功能,会议还就加强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形成了初步建议,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及院校职业教育科研网络。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创新进取的职业教育科研队伍;重点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中国职业教育智库;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成果显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科研协同创新体系。通过组建职业教育科(教)研协同创新中心凝聚力量,发挥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战线的力量联合攻关,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提升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用中国话语分析和阐释中国职业教育问题

上一篇:用中國梦引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析【5846字】
下一篇:用關爱寻找教育的切入点【898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