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思想与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210-02

传统的教育观念,左右中国教育几千年,关于教育的目标与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言论。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论文网自有颜如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了这个目标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实现这个目标,则有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打不成才“等等。这些观念,至今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仍有很深的影响。我的老师,曾说学生,顾名思义,就是每天都能学一点生东西“。实际上在不少人眼里,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绝对权威,学生是接受教师教育的对象。这个观念只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广为传播,说明在过去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它是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多年,解放初期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无论在任何一个领域与它一穷二白的面貌相比,超乎寻常的发展,让国人有点飘飘然,夜郎自大,惟我独尊,闭关自守30年,在教育领域更是与世界教育不能同日而语,国人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国人也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实际上,有些时候,国人也不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改革开放使我们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新中国前30年的计划经济与后30年的市场经济相比,让中国人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社会的快速发展。今日之中国,由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及自我感觉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由原来的属于单位的人,集体的人,国家的人,也变为属于自己的人。现在,每个人不仅要为单位。集体和国家负责,也要为自己负责,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国家和集体,对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理解在价值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一个不能过好自己日子的人,如何能够使一个企业的命运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把自己的家庭成员都领导不好。调动不灵的人,怎么能领导一个企业走出困境,扭亏为盈,怎么能领导一个集体。甚至领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和民主。可以说,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远不只是经济领域的变革,同时也引发了社会文化的变革,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变革,引发了国民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自隋朝兴起的科举制在中国绵延千年,它让中国的读书人“习惯了那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教书人“习惯了那套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关于改革教育的政策与措施,但因为升学与就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所以,围绕高考指挥棒,学校中应试倾向走向了极端化,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而不是指向应该追求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很多人认为应试教育“不仅违背科学精神,而且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强烈反响,这是近年来中国推行素质教育包括主体教育的重要催化剂。

现代教育中的主体教育思想对于如何正确认识现代教育的目标,学生地位,师生关系,教育过程等向传统教育发起了挑战,认为学生是自身的主人,准确的说,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首先,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传统教育认为教育是有阶段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教育为全民所接受。就是说一个人的受教育过程应该是从胎儿出生到进入坟墓的全过程。所以说教育是终生的,它超越了人们以往在实践中形成的教育+工作“的学习和生存模式,学生对各种教育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映,并采取各种不同的应对行为,感到有趣而积极参与,感到无聊而漠然置之,感到厌倦或不满而加以抵触等等。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到底在想什么,多大程度上接受了教师的教育影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状态。

其次,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人为万物之灵,在于她有发达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能够自主的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就是学生,学生就得有个学生的样子“,什么是学生的样子“,即学生在学校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那些社会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养成那些社会要求他们具备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至于本人的意愿在传统教育思想那里是不受重视的,学生只能接受教育,而不能选择和改变教育。主体教育思想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人,然后再看作是学生,是人就得有人的生活,是学生就得学习。所以,学生在学校首先是过一种生活,学习是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与终身教育思想的关系是一致的。任何一名教师都无法指导某个学生一辈子,对每个人的生活来说,他自己的感受,意志和想法是最重要的。学习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是一个人一生都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权“就是学生生活的自主权“。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在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由教师决定;在课余时间,学生干什么,怎么干,很大程度上仍由教师布置的作业所控制;在班集体生活中,有关规则以及活动的组织安排所体现的主要还是教师的意志。学生应该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在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知识。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然教育在时间维度上贯穿了人生从胎儿到坟墓的全过程,在空间上当然也就超越了学校的围墙,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特权“。再次,学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任何知识经验,行为习惯等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练习,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而学生之间在天资。个性。生活环境等诸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由于教育已成为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活动,超越了学校的围墙,那么,谁对一个人的教育负责呢?只有能够伴随这个人一生的他自己。因此,鼓励学生自我发展,鼓励学生自己约束自己,鼓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鼓励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这也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其一,要让学生懂得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其二,学习者本人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要学会学习。1996年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强调学生如何学习,这不仅仅是另一个口号,它是指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全社会都在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学习者能够自己对学习进行选择的时候,学习也就从目前的高度统一化,标准化中解放了出来。在终生教育的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接受社会所提供的义务教育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发展倾向,自身条件,社会选择等多个方面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并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内容。结构。途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终身教育使学习具有了高度个别化的特点。

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要有一个终极性目标或结果性目标,比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应该有一个过程性的目标,这个过程性目标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换句话说,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不光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途径或工具,而他本身就是目的。因为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而且是关注学生眼下的生活,没有当前生活的健康与幸福就不可能有将来生活的成功,而所谓当前生活的健康与幸福,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

教育作为人类自觉的社会活动,在人们从事它们的时候都有其明确的目的,终身教育也不例外,终身教育的目标作为终身教育实践的引导和依据,对终身教育的实践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终身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加以限定。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社会的改造与发展,在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快速。有效。和谐和圆满地得到发展。如何谋求个体和社会健康而圆满的发展,建立学习化社会就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长远和终极理想。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学习的个体,每一个家庭都是学习的家庭,每一个组织都是学习的组织,学习成为社会的中心,整个社会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学习和发展溶为一体,是个体和社会都得到最完满的成长与发展。

主体教育思想与终身教育

上一篇: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早期教育應對措施【2568字】
下一篇:主体间性视阈下的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4239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