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职语文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95-03语文学科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科目,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任务,而且,语文学科可以通过其独特的人文性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培养人论文网文品质,教学生做人,让学生在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自己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求知的浓厚兴趣,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和所学所得所有为社会服务。但是,在现实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往往出现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趣的尴尬局面。如何走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耗时多。实效差的尴尬境地,达到语文学科本该有的有趣生动。鲜活实效“,是当前语文学科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持续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以期进入大学学习。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在这个过程中淘汰下来的,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的情况,有相当多的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有不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语文基础相当薄弱。进入中职学校后唯一目的是为了学一点就业求生的技术,或为了拿个文凭到社会上找份工作,对语文课根本就不感兴趣。
(二)中职学校对语文定位较低,重视不足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对语文定位大多是管用够用,适用为度“为专业课服务“等,对语文课程的定位较低。目前,很多学校中职课程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是设置。开发新的专业课程;二是大幅度调整课程时数。专业课课程的时数大幅度增加,文化基础课尤其是语文课程学时大幅度压缩。语文课由原来开设2学期压缩为开设一学期,由原来的4~5节/周减少到2节/周,形成了专业课重于文化课。外语课多于语文课“的局面,将语文课置于鸡肋“的尴尬境地。然而,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以及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因为语文学时的压缩而降低。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压缩的语文学时和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教师备课。上课的难度,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语文课与学生。专业课的实际脱节
目前虽然有职业中学的专用教材,并且教材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教材在内容及形式上都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但由于教材基本上还是保留了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太少,与职业中学的职业特点联系不够密切,忽视了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和专业课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衔接不紧密,没能发挥语文基础学科的特点,为后续课程起到先导的作用。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对语文课普遍不感兴趣。
(四)语文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虽然语文课程改革早已提出大语文观“大课堂观“,但审视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教学方法仍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是普遍现象,学生被动学习,甚至根本不学,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激情飞扬,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部分教师分析课文时,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学生没有真正领会和感悟老师所讲的内容,只是机械地照抄老师的笔记。抄作业,仅仅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和检查。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仍走不出教材,走不出课堂。与日益重视实操实训的专业课对比,语文课越发显得枯燥呆板,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无从显现语文课为职业教育服务的优势。
(五)语文教师素养缺失
?教学教法?做好中职语文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教学是一项神圣的活动,为了使教师深入认识其性质,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要求教师们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教学过程,从而发现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而所谓教师素养缺失,主要就是指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的缺失。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质量逐年下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将精力放在对学生的管理和组织教学上,而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却没有及时得到提高。同时,各校之间缺乏教学研讨,各自为营,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相互促进的平台。
此外,当前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亟待更新。许多语文教师评论起学生,就会给学生扣上基础差“底子薄“的帽子,甚至在学生面前也直言不讳。诚然,中职学生生源的确参差不齐,存在极大差异,但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能仅想着好上加好,教师心目中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要求,很多教师也存在偏差:有些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普通高中盲目攀比;有些自贬身价,把语文摆在副课“位置,放弃对学生的基本语文要求。如何把握好中职语文教学的这个度“,让中职语文教学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层面上突出其实用性。实践性,是对我们中职语文教师素养的一大挑战。
二。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走出困境
(一)适应环境,转变思想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工作环境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任何消极。埋怨的情绪都会影响工作热情和质量。所以,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所处的环境,勇敢地去迎接挑战。
1。悦纳并理解学生
任何教学改革归根到底都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其实质就是教师学生观的更新,即如何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价值。应该看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值得我们付出同情和爱心的弱势群体。从家庭背景看,他们中的许多人父母下岗,生活困难。从成长背景看,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同学的漠视。老师的冷眼。家长的责骂,都给他们在心理上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教师要改变心态,积极地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用我们的真爱去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去融化他们心头的坚冰“。2。积极乐观地投入到语文课程改革中来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去看待课程改革,要热情地关注中职课程的调整和改革,并积极投身其中。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整合,科学利用文本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并最大限度地了解我们周围的专业教学,以便融会贯通在语文教学中。
3。正确把握中职语文课程的定位
应该看到,中职教育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职语文课程也服从于服务于这个目的,中职学生需掌握基本会话。写作等能力,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在此得到发挥。同时,也要看到,语文课程除了显性的工具性功能,还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远期发展起到隐性而长远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师绝不能放弃语文的人文性功能。
(二)加强学习,迎接挑战
教师是学校实施和贯彻素质教育的载体,也是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培养迫在眉睫。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其教学教改水平。我们广大的教师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接受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转变教师的观念尤为重要。必须使教师明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单一的卷面成绩更为重要。
再次,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因为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的任何一个职业,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自身还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尤其是肩负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师。
(三)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语文学科
1。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作为教育者尤其应该不断调整思想,发展观点,因材施教,分级教学。一方面,在课堂上,针对一个班的学生,应在教授基础知识。培养基础能力,完成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改变教学方法,调整课堂节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兴趣爱好,可将语文课程细分,一般学生都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化为必修课,另外,可开设一些较高层次的语文选修课供有兴趣或基础较好的学生选修。
2。转变语文教学考核方式
应该说,现行的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适应的,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意学习成绩,忽视学习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这种只依据学生的卷面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办法打击了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甚至进步与成长都十分不利。因此,在课程评价上,教师必须转变考核方式,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总之,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转变思想,加强自身修养,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才可能为目前教学双边都十分困难的窘境找到出路,才可能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做好中职语文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