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68-02

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2011年3月获准立项为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2011年重点项目,课题组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和论文网实践以及近两年的后续研究,取得了预计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总体而言,研究成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成果

(一)修正了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概念

复合型人才培养多限定于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注重文理相通,意图培养的是真正高层次的人才,甚至是通才“。而对于高职教育而言,目前是一种类别教育,也是一种低于本科的层次教育。在高职教育领域,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问题。与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高职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注重专业间的渗透,无须考虑文理相通,应强调以学生的本专业能力。知识与素质为基础,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技能。知识与素质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技能。知识与素质体系。其目的不在于培养通才,而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对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修正,并非只是从文字上的修正,实则从教育的目的。人才的培养目标等角度进行了综合的调整,是高职教育的适切选择。

(二)明确提出构建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的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的,我们明确提出构建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的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利于强化学生本专业技能的训练,模块的有机组合,可以灵活地整合传统课程和新兴课程,最大限度地整合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技能训练内容,利于学生形成就业所需的技能体系。

构建这样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多专业渗透的方式,密切关注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联合利益相关者一起制定综合化。具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技能教学的地位,大幅提升实践教学的权重,同时还需要重新构建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

(三)以部分专业为基础,进行多专业渗透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出台了系列方案

课题组分工,以现有的专业为基础,研究制定了部分多专业渗透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1。多专业渗透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文秘这个老牌专业为基础,结合现有的专业资源和条件,制定了文秘(法律事务方向)专业培养方案。文秘(行政管理方向)专业培养方案和文秘(会计方向)专业培养方案,紧密围绕北海乃至广西地方经济和历史文化名城产业发展及秘书行业岗位群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采用多专业渗透的方式进行高职类文秘专业课程模块的设置,以能力为主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多专业渗透的复合型文秘人才。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种所有制体制的中小型企业和部门。法律服务部门等培养掌握文秘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法律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

2。多专业渗透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与英语教育专业渗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主要是通过与教育类专业的渗透,使学生掌握相关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二是与报关(报检)专业渗透的复合型高技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主要是通过报关专业的渗透,使学生掌握报关。报检等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3。多专业渗透港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港口专业为基础,编制了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主要面向港口。外贸公司。交通运输企业等,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运输(配送)。搬运。装卸。包装。储存。保管。客户服务。订单处理流程计划。运作计划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能利用精益思想和方法指导物流管理活动,培养使企业从单个企业物流运作向跨企业的供应链服务转化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些方案已经在试点实施,通过前期的实践,学生反响好,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充实感,对多专业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强烈的认同感。

二。问题

总体而言,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见其他重要成果。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职业教育发展无法逾越的障碍。

(一)实践上的误操作: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职业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尤其是一段时间无序盲目的发展之后,学界才提出的一种旨在优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张。这种主张在提出之初实质上是效仿复制本科及以上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讨论较多的也是走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路子,而学科的概念在职业阶段提的并不多,在职业教育阶段我们研究较多的是关于专业的问题。学科交叉的路子在职业院校并不适合,也不一定具有走下去的实力和条件。职业教育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否则就容易与其他类别的教育混同。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与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或应用型的通才型或者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目前职业教育阶段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一种错误。

(二)管理上的不灵活:课程设置权限未能放开

即便是探讨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在实践中仍无法更新关于课程设置上的传统理念,在管理上仍然十分僵化。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关于技能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未能被正视,在整个课程体系上固守传统的结构,课堂的教学仍是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学的重头戏,而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权重仍旧偏低。而职业教育的技能性特征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或技能训练的权重,对于传统的理论知识则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在够用和实用的范围内。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感知和体验,这也正是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别教育的典型差异。忽视这些差异实际就是放弃职业教育。现实的情况却是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在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中不到50百分号。将这种实践教学的权重搁置在整个职业教育阶段看,情况更让人揪心。那么多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开设的与职业教育关联并不太大的课程,占用了学生那么多的时间。公共课和其他的素质类课程不能说不重要,但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我们可以改变对这些课程尤其是非技能性课程的看法,可以大胆地对这些国家强制要求开设的课程进行科学的整合,无须墨守成规,如此方能还职业教育以本色。

课程设置僵化势必直接或间接影响校企合作,尤其是校企之间的订单式合作。订单式合作办学强调合作培养满足单位利益的诉求,合作培养单位也肯定有相当比例的教学内容需要纳入整个人才培养阶段。同时,订单式人才培养也必然涉及多数课程要移步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教学,教学必然要与岗位实践无缝对接。但这样一来,矛盾出现了,能否赋予合作培养单位这么多的开课权限?抑或充分满足合作培养单位的岗位技能培养需求?目前似乎没有哪个职业院校能大胆突破现有的体制或观念上的限制,文化课程的地位好像还没有院校敢撼动,但职业教育毕竟有职业教育的特点,中心并不在文化教育。倘能很好地解决前述问题,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将得到极大的发挥,校企之间的合作自会深入。

三。展望

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确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无一例外地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在对待这些经验我们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移植。尽管如此,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仍有令人乐观的发展前景。

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引导并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就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实效,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只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才有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问题,促进经济的腾飞。

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本专业核心技能,注重高附加值技能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本人技能体系和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多技能且技能相关度较高的优势,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

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另一新兴研究领域即职业院校学生高附加值技能体系的构建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势必逐步吸引更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相信随着更多专家和学者的加入,将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将会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届时这些领域就会成为成熟的领域。

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上一篇:职业教育國际化办學的实践与探索【7708字】
下一篇:职业教育官产學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3308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