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的冬天的伦理道德意义
斯坦贝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烦恼的冬天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烦恼的冬天讲述了风行于社会的道德腐败如何使一个正直善良的好人(伊桑)逐步走向堕落的故事。这整个过程中都充斥着主人翁伊桑对善与恶的思考;对个体美德与群体道德关系的探索,这种思考在当今美国社论文网会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财富诱惑:道德底线动摇
伊桑霍利,美国东部海港镇中一个食品杂货店员。小镇的居民世世代代都以捕鲸为生,小镇以前很是繁荣。美丽古老的新港镇是美国最早的一些完整,轮廓分明的市镇之一“。但是现代机器的到来导致小镇原有的自然风貌的丧失。乱糟糟的一大堆粉丝砖和灰泥“旧的海港旅馆正在拆除,黄色的压路机和悬挂破墙锤“;此外,原来人与人之间那种保守且淳朴的关系在市场意味着一切“的时代进程中变得难以寻觅。新港镇已经成为道德价值观错位的精神荒原。欺骗,投机倒把的事情随处可见。深处这样的环境中,伊桑还是努力出淤泥而不染,还是个具有强烈道德的人:忠诚的丈夫,尽责的父亲,诚实的雇工。
然而,在耶稣受难日的当天,伊桑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金钱诱惑与压力,价值观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首先是父亲的老友银行家贝克先生劝伊桑拿着妻子刚获得的遗产投资到新的机会“中去,这样可以帮助伊桑重新获得显贵的地位和巨额财富,贝克先生还宣称不同时代要采用不同的商业伦理,为了达到目地是可以不择手段的。第二个诱惑来自杂货店老板马鲁洛。马鲁洛教导伊桑妄想以次充好。他还教导伊桑生意就是钱,钱是不讲交情的。小伙子,说不定你有点太讲交情,太厚道了。钱不能带来朋友,却能带来更多的钱。“。伊桑出于正直诚实的原则,面对这些诱惑,依然坚持这自己的道德准则。
下班回到家里,伊桑的妻子玛丽再挖苦说到人人都在笑话你。认为高尚的人物如果没有钱一个屁也不值“。妻子的话重创了伊桑的要害。伊桑开始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所坚守的道德观早已被人们所抛弃,善良,踏踏实实的工作未必成功,相反欺骗却能带来财富。无奈,伊桑感叹到我的上帝。你为什离弃我!“,这里上帝其实就是伊桑一直坚守的美德,暗示伊桑会抛弃自己的道德准则
二。善恶之争:美德终究丧失
面对一天下来的诱惑,伊桑的思想开始悄悄发生脱变。开始为自己是杂货店的雇工而觉得羞耻与不满。为了获得财富,伊桑决定随波逐流,奉行社会上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首先他背叛了一直以来都信任他的老板,马鲁洛。向移民局检举了马鲁洛非法移民的事实,马鲁洛最终也被遣送回去。接着,伊桑又害死了自己的好兄弟,丹尼。丹尼拥有一块草地,那块草地价值不菲,将会给所有者带来巨大财富。为了获得这块草地,伊桑故意把钱借给酗酒成性的丹尼,导致丹尼最后因酗酒而死。伊桑心里很是清楚这些钱会毁了丹尼,但是财富的诱惑迫使他不得不将道德抛之脑后。
三。黎明到来:正直的回归
伊桑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金钱和社会地位。但是他并没有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罪恶感使他内心备受煎熬,良心随时都受到谴责。他经常梦到好友丹尼,甚至和朋友在外吃饭时还隐约看到窗户外的丹尼,他想象自己边追边喊:丹尼!丹尼!把钱还给我…求求你把钱还给我吧。别要它。它是有毒的。我下了毒的“。最终让伊桑彻底清醒是因为儿子亚伦在我爱美国征文大赛中的欺骗行为。让人绝望的是亚伦不以此行为为耻,反而不服气地反问他的父亲:谁在乎这个?谁都在这么干,就像分甜饼那样,抢多抢少凭运气。“伊桑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后后辈树立的恶劣榜样而感到后悔与震。他再也无法找到借口为自己内心的愧疚和罪恶开脱,认为只有死亡才能解决问题。于是伊桑悄然来到海边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并放弃了自杀地念头,因为爱伦还未被世俗所污染,在她的身上伊桑还能够感受到忠诚,善良与美德的存在。伊桑希望自己能够精心培养这个良心未泯的女儿或许正是爱伦能把我身上一点不死的东西继承下来,流传下去。“伊桑最后时刻的顿悟意味着他开始从黑暗走向光明,在善与恶的挣扎中获得了自由与解脱。
四。结语
烦恼的冬天呈现了以伊桑为代表的美国人民伦理道德的变化。斯坦贝克通过描述主人翁伊桑面对金钱诱惑时内心的挣扎与困惑以及当时社会善恶本末倒置,金钱至上的现象,告诫已经深陷其中的美国公民警惕资本主义带来的腐败与堕落。当然斯坦贝克并没有对美国社会失去希望。伊桑最后的醒悟暗示了人类道德良知终会回归,善良必将战胜邪恶。
烦恼的冬天的伦理道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