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感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基础教育又一次面临着新形式和新要求,所以,教育部办公厅特地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加以贯彻落实,将思想品德“。品德?c生活“等教材在初中阶段统论文网一更名为道德与法制“。历时四年来,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央思想审核小组审查通过,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已经正式发行使用。我作为一名乡镇最基层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去年也有幸如期参加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的解读和人教版。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此培训感悟极为深刻。通过上学期新教材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学感悟。
一。教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勤于研究学习
如果要做一个合格的教者,应该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否则,就会像我一样感到力不从心,教学中感到迷茫,无计可施。作为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我们随时面临这三变:一是教材变得快。二是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变得快。三是检测形式。内容。难度在变。就这三变我觉得应对措施有以下四点:一是抓住课标解读不放松。课标是施教者的灵魂,是指挥棒,无论教材体系如何改变,只要吃透。吃准了课标,就不会偏离学科的方向。二是加强教材研究和增加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厚度。深度。广度,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三是着力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力求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彻底改变单纯的说教,尽可能在课堂开展一些务实的讨论。辩论等活动。四是及时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料,包括鲜活事例。时政热点。焦点,教材中提供材料必定有限而且有些滞后,学生也不很熟悉,如果单纯依靠教材,教学起来学生感到吃力。
二。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项能力
(1)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去解读。整理。提炼教材。(这也就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是什么)
(2)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我在教学中感觉最难受的就是学生思考的习惯。思辨能力极差。如果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辨,学生就很难从内心深处自觉的形成清晰认知。意识。观念。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引导,采用情景分析。访谈。讨论。项目研究等方法,把社会现实和学生自我成长结合起来,加以主动探索和研究,在快乐学习中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辨能力。(这恰恰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为什么)
(3)学生的践行能力。我们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把学科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动。而学生践行能力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也是考查重点之一。为了解决此问题,尽可能选取典型事例。尽可能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仿着做),这样,学生的践行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学生怎么办,这也是我们这学科最终落脚点)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教学信息资源的能力。乡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视野不开阔,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差许多,学生能自觉去获取教学资源和相关的教学信息的习惯很差,所以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一起参与,让学生慢慢的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教学信息资源的能力。
(5)有效提升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开卷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思考。探究。合作。创新,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打基础。所以,法制与道德课的老师必须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把开卷考试的方法和要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有应对考试的方法和能力。
首先,书写工整。条理清楚。答题规范。其次,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思路要清楚,紧扣主题,分层回答,不能东拉西扯;书写要分段落,不要一句到底,不能乱写出乱划。只有平时严格要求和严格训练学生的应考能力才有所提高。
总之,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作为来自乡镇最基层的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合格公民。我想: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加强专业上学习。教学上不断地创新夯实基本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