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两种措施解决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一种是伦理制度化;另一种是意识形态化的精神建设,两种措施均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第一种措施低效的原因在于没有抓住道德的根本:引导人在超越和意义体验的基础上追求向善,所以不能取得实效。第二种措施以总体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精神引导,失去了个体意论文网义体验的支撑,因而处于悬空状态。当前道德建设的根本是建构个体意义体验的人生信仰,这种建构需要解决三对矛盾:实用理性与意义关切。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意识形态与信仰之间的矛盾。

关键字:道德;德性;信仰;意识形态

在,改革开放尤其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人们普遍感受到道德水准的下降。如何提升道德水准呢?一类措施是伦理制度化:把道德规范成文化“。或提升为奖惩制度和法律条文。如:设立见义勇为基金,规定对见死“不救的处罚;对随地吐痰的制度化处理;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如医生不得收红包。教师不得进行有偿家教,政府官员财产收入申报等;建立学生道德银行制度。但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普遍缺失,以及人与人之间不断增大的摩擦和交际成本表明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另外一类措施是意识形态化的精神建设。政府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宣传。灌输,力图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植入主流的。统一的价值观。如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主旋律的宣讲,经常性地推出先进典型,以及根据社会情境塑造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精神等来占领人们的内心世界,希望以此植入一个信仰的体系,为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主旋律。典型和精神满天飞,却唤不回道德风气的好转。上述两种措施收效低微的原因何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规则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以及德性的前提说起。

一信仰和意义是德性形成的内部基础

(一)德性是道德的本位

道德建设中存在着制度本位论(如规则道德。规范伦理和伦理制度化)和德性本位论。制度本位论持有这样的理论前提:道德建设应当关注和落足于外在行为,而不是个体的内在品质,伦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制定道德规则。只要道德主体做出的外显行为是合道德的,其动机并不重要。这种观点的深层假定是行为是完全独立于人们对世界结构所抱的看法的“[1],这个假定实际上是贬低了人的精神。否弃了人的自主性,把人心降格为一个刺激-反应系统“。此外,规则本位论也无法保证长久和永恒的道德效果。因为,规则约束的在场性毕竟是有限的,不能监管到人的复杂多样的全部行为,当个体处于不被监视的情况下,规则就无法保证道德行为的发生。

德性作为道德内化于自我所形成的内在品质,是一种向善的精神定势,能够稳定地决定道德行为的发生。向善指的是在自我利益与整体的利益(包括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主体会让渡自我利益成就整体利益。而向善的趋向是由德性的超越性保证的。德性的超越性指的是对个我一己之利益的超越,把自我利益融于整体利益之中,寻求超越自我而与整体同一,它使德性具有利他的向度。

我们认为德性才是道德的本位。因为:首先,道德所包含的基本矛盾是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矛盾,道德的本质是利他性。德性的向善性和超越性体现了道德利他性的本质,依凭德性的伦理才具有完全的道德意义。其次,德性可以稳定地。一贯地决定道德行为的发生,落实到德性的道德建设才是最终可靠的,德性还可以使人的行为既合乎道德又出于道德。

至此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上述第一种措施既伦理制度化:制度不是道德的本位,德性才是道德的本位,伦理制度化没有抓住道德的根本:在超越和意义体验的基础上追求向善,所以不能取得实效。

德性是道德的本位,建构德性是道德建设的目标。那么,德性是怎么形成的?德性的形成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德性的形成有两个前提。首先是认识前提,德性的认识前提是认识到个人与世界是一体共生。一损俱损的,自我利益与整体的利益是相互交融的,整体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个体当下的具体言行对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于个体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个人为了成就整体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时,自我利益就融入到整体中并化成了永恒,所以,当他做出道德的行为时,他觉得这不仅是为他“的行为,同时也是为己“的行为。

认识到自我与世界的一体相关性并不必然带来道德行为,许多道德准则和其中的道理人们都明白,但人们仍然是常常不遵守道德规则,知而不做“的原因是缺乏道德情感。没有情感伴随和浸润的道德认识和观念是死的,只能沦为枯燥说教,只有那些能够激发主体强烈的情感体验的知识和观念才能推动主体去践履之,所以,道德情感是德性中的动力系统。德作为一种向善的较高境界,在认识向度上要形成对自我与世界一体相关性的把握;在情感向度上则要形成对超越个我一己而与天地万物为一“这样一种存在状态的体验。领悟,这就是意义感。意义,作为一种高尚的心灵体验,是人从他所面临的在场性的具体生活中超越出来,洞见万物一体。万有相通之世界本然状态时所体验到的归属感。圆满感,是自我与世界相融相通的一体感。意义感带给人的愉悦推动着人迈向与整体的相融,并在实践中转化为成就整体利益的道德行为,所以说,意义作为德性的情感向度,是德性中的动力系统。意义感一方面可以经常性。稳定。自律地促发道德;另一方面还与德性这个较高的精神境界在性质和内涵上相一致。

问题在于,什么可以保证人能够认识到自我与整体的一体相关性。体验到自我回归整体的意义体验呢?信仰。信仰是一个终极的价值体系。一种通达永恒的精神设置。当我们按照信仰去生活。去观察和体验世界时,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是相融相通的关系,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意义充盈的世界中。在信仰的指导和意义感的推动下,主体会持久而又不自知地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与世界的同一性,让渡自我利益而成全生存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这恰好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行为的稳固的发生。

此,我们认为,信仰和意义是德性形成的内部基础。

德性是道德的本位,我们的道德建设应当立足于建构德性。而德性的建设又要从信仰着手,这是我们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把这个结论与上述第二种措施,我们发现一个矛盾:第二种措施恰恰就是通过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做人们的信仰和精神工作的,力图重建信仰以支撑道德,为什么又难以提升道德呢?回答这个问题是本文接下来的任务。

二与个体的意义体验和人生信仰相脱节:政治化精神建设低效的原因

(一)当前道德建设的背景:传统伦理的瓦解。GM伦理的隐退和现代性道德的不成熟

1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型和现代性的逐步建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与价值观念,正处于逐渐瓦解之中。现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每一位细心观察生活的人都会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儒家传统伦理的瓦解使人们失去了旧的价值支撑,这在导致德性失落的同时,也使德性建设的一个价值资源被割断了。

2GM伦理的隐退。人们通常认为,从建国后至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中国社会有着强大。浓厚的信仰,那就是对主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主义和主义的信仰。但我认为对此要做具体分析。

第一,这是一种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信仰。它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不是立足于人生意义的,主义被圣经化“或者教条化“了,民众不是在对主义有了深刻的研究。理解和体会的基础上信仰之,而是在不懂主义的情况下信仰主义。这种信仰不是本真的信仰。

第二,这是一种表面繁荣。实质贫乏的信仰。这种信仰的形成不是遵循由生活信仰到道德信仰。再到终极信仰的形态递进性的信仰形成规律;没有和主体的自我相关联的情感体验伴随其中;它是依靠伟大人物的感召力而不是植根于主体的意义系统基础上的;没有个体的理性。独立。自主这个心理基础,信仰主体的理性在信仰形成过程的作用打了折扣;人们接受主义的原因部分地是因为对新生活的接受,这是一个逆向的过程;形成的机制是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化的灌输。宣传。强制;文革的反常社会形态消解了人们对这种信仰的认同和理解。

第三,这种信仰派生了GM性道德。五四以来,按照李泽厚的说法,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GM压倒了启蒙。GM是各种社会活动的核心,GM年代中形成了以GM为中心和目的的伦理,可以简略地称为GM伦理。源于GM时代的这种GM性伦理,依靠领袖权威和道德英雄主义精神的感召,以及社会化的政治动员和思想宣传而得以在政治突出的总体性社会中树立起来。这种道德,不是一种常态的道德,因为它不以个体的意义世界为关照点。

改革开放以后,这种GM伦理随着社会重心从政治转移到经济而逐渐隐退,失去了对社会的支柱作用。

3中国的现代性处于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是尚未完成的。不成熟的现代性。这指的是把现代性的制度嫁接在中国的封建性之土壤中,导致西方现代性蕴含的进步价值观没有被继承,反而畸变出现代性与封建性的新产物,如杀熟现象等。出现这种异化的现代性的原因是:它是没有经历过思想启蒙的现代性。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启蒙是未完成的,启蒙被GM压倒。建国后的阶级斗争为纲“不但没有完成现代性意义上的启蒙,在某种程度上还加强了封建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启蒙没有持续下去,此后的市场经济建设强化了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思想文化的启蒙。没有启蒙为基础的现代性是缺乏前提的。其它的原因有:没有成熟发达的公民社会;没有形成完善的民主政治;没有培育出成熟的自主性个体;没有养成契约意识;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

以上分析实际上是关于三种传统_中国儒家传统(重人情和乡情)。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时代的传统(重政治GM。平等。正义)和改革开放25年来所形成的传统(以经济和市场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利益。独立。自由。平等)[2]_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舞台上的较量和势力对比,事实表明,最后一种传统逐渐占据上风。这意味着当下中国的价值背景是: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已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的同时,GM性伦理也在隐退,现代性的全面内涵尤其是它所蕴含的进步的价值观念也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导致了主导性价值的缺失,并使道德处于无内在价值支撑的空虚状态,这一方面解释了当前的道德失范,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当前中国道德建设的背景。

(二)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体系因为脱离个体的意义体验和人生信仰而处于悬空状态在主导性价值缺失的情况下,中国近年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以集体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观,但是这种政治化的精神建设的效果如何呢?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表明以集体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标准因为已经不被人们信奉在心。践履在行了,已经处于悬空状态。说它悬空,是因为它高高在上;说它悬空,还因为它没有扎根在民众的行为方式这个实实在在的大地中。其原因在于:总体性。政治化的道德建设与个体内心的意义体验。信仰脱节。

[1][2]下一页

上一篇:情感激励法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課中的运用【6019字】
下一篇:慎独教育茬大學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实践路径【3637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