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9-0070-04

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以来,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成为落实05“方案精神的关键。其中,专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载体论文网和形式得到普遍认可和实践。当前,一些高校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专题教学在积极推进,现谈一点我们的思路。

一。专题教学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载体

专题式教学是在理解教材和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充分领会课程精神,根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综合教材内容后整合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设计是在教材基础上的再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具体教育目标,问题设定(教学目标实现在学生思想层面存在的理论困难。现实疑惑),相对独立的理论主题,教法配置,选用案例等。专题教学的优点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教学针对性强。

专题式教学离不开正确理念的引导。教育理念对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我认为,原理“专题设计要遵循以下基本思想和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首先,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一体化的整体意识,做到既有分工又相协调。

为此,要研究新课程体系总体要求。目标以及各门课程目标的整合与布局,以把握好专题设置的方向。每门课程专题要自成系列,又与其他3门课程有效衔接,以体现整体性。具体专题的设置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理论主题,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具有示范性的探究,但是,专题与专题间应当具有逻辑关系,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到协同作用。

为了实现四门课程教学的整体性,需要教学机构组织协调。为了实现每门课程教学的整体性,需要教研室教师对本门课程的教材有贯通式的理解。

第二,强化问题意识。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力。解决问题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以问题设定教学起点和着力点,通过讲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强化问题意识,从问题入手讲授原理“,在讲述方法上必然与教材体系有所不同。

教材体系一般采取的是逻辑演绎的叙述方法:从抽象一具体一抽象,而教学体系的讲述一般是具体一抽象一具体。就人的思维习惯而言,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即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精选教学案例,深入讲解涉及的概念和理论,提高涉及理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影响,从而提升人们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符合主义认识论的。

第三,把育人为本“的着力点放在提升理论认知和理论思维的培养上。突出课程的方法论功能和实践功能。要致力于研究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分析,要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去分析重大现实问题,进行规律性探究。理论讲解要紧密结合发展了的学术前沿。

第四,正确把握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理“课不是一般知识课。专题教学一定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性,不能变成文化知识课。主义是科学,但更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专题讲授一定要联系和批驳主义过时论,主义只是一个学派等错误观点,注意划清主义同反主义的界限。同时,要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的本质性。深刻性和思想逻辑性的理论力量和魅力,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的形象和面貌。

第五,进行研讨式教学。面对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主体意识,教学应提倡独立思考,深刻追问,平等对话和讨论。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更重要。没有知。情。意的共同参与,让学生真正认知是不可能的。

二。我们对原理“课专题的设计

原理“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课程总目标是:把握一个主题“――什么是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主义;突出一个重点“――以阐述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贯穿一条主线“――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我们认为,主题中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问题。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把握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与多种社会思潮比较中认同和理解主义,认识和把握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影响以及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专题设计要围绕和为实现这一课程目标服务。这种理解,原理“课我们设计了如下专题。

第一专题主义与青年大学生成长

一。主义与当代世界

二。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主义

三。主义与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四。划清主义与反主义的界限

第二专题世界观与人的存在方式

一。人生在世与世界观产生的必然性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掌握主义物质观是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

第三专题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一。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

三。批判性是辩证法的本性

第四专题辩证法的生存智慧和人生态度

一。人的生命的辩证本性――生存矛盾。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

二。辩证法的价值追求――人的自我创造。超越和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的价值目标――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自由解放

第五专题反映。选择。建构与人的认识能力提高

一。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

二。认识的结构与认识能力的形成

三。掌握认识规律,提高认识能力

第六专题认识中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一。认识的真理性追求

二。认识的价值追求

三。优化认识结构,实现认识中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第七专题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谜的破解

一。人的实践创造活动与社会历史

二。人的需要与社会基本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历史观的现实呈现: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系

四。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动力

第八专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人类社会形态的运行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历史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社会责任承担

第九专题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历史评价的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原则和价值判断

二。历史评价的方法

三。坚持唯物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

第十专题从宣言到资本论

――分析资本主义的理论框架

一。党宣言对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难题的理解

二。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及其基本矛盾

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理念的自由主义思潮及其蕴含的资本主义观

四。资本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的探索

第十一专题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走向

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二。经济全球化及资本主义矛盾的全球扩展

三。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神话的破灭

四。资本主义走向的辩证分析:主义的社会理想及其客观依据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种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区别

第十二专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主义的结构特征和价值追求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探索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

第十三专题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

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特殊性及其制度规范化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经验

第十四专题主义是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主义社会实现的现实根据与历史必然性

三。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四。主义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三。原理“专题教学的

逻辑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专题设计的思想和主题力求探究什么是主义,怎样认识主义,但也有相对独立的主题模块。

第一专题是主义基本原理的总论。重在讲清楚什么是主义。途径是通过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走向和当今世界的影响,尤其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多维度客观讲解主义的影响和作用。引发学生兴趣,形成吸引,启示学生追问和把握主义何以有如此影响力的深层缘由,自然引出什么是主义。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新亮点是对主义四个方面的整体解读,为学生掌握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了系统厚重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划清主义与反主义的界限,以及掌握主义对青年学生的立场。视野。理想追求的意义。

第二专题一第九专题,实现和完成教学重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第二专题侧重从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展开的社会关系中,揭示世界观与人的生存的内在关联,阐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三专题是从思维方式意义上阐述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双重蕴涵,第四专题作为第三专题的现实延伸,切近人的生存本身展示唯物辩证法的生存智慧和在人生态度上的应用。第五专题和第六专题,人类生存发展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阐明认识世界的规律和意义,突出提高大学生认识能力的必要性和主体在提高认识能力中的作用,强化认识能力的工具价值。第七到第九专题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主体选择。社会发展规律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字,把握住从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到历史发展规律“的清晰线索和结论,承上启下,形成与第十至十四专题的自然勾连,并打下历史观的现实呈现集中体现为对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的伏笔,引导到现实关注点,最后,强化历史观的方法论运用,掌握正确的历史评价原则。唯物史观是整个教学的重心,是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因为主义所包含的所有内容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都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学说。“

第十专题和第十一专题,即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理论特征是从社会发展规律高度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走向,从私有制。市场经济。自由主义。民主制度分析资本主义的架构,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认识和评价。从社会运行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的双重视角分析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问题。

第十二到十四专题是科学社会主义论。宏观层面阐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从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层面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实践层面要讲清楚社会主义制度建构过程的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贡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国经验的启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主义的意义。最后,是对主义远景的展望和对主义的基本认识。

为了更好实施专题教学,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的综合协调问题。专题设计只是教学体系构成中的重要环节,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精选与组织,教学却是师生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所以,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实际,寻求结合。专题教学需要案例分析。探究式学习。情境创设等多种要素的融入和优化组合。

2。课堂教学与课堂外网络教学的配合和协同。网络课堂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资源。专题教学的特点是重点突出,适当省略一些内容。省略内容可以放进网络课堂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求;网络课堂还可以通过扩展学习资源,如,学术前沿问题,典型案例等,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和扩展性学习的需要。同时,网络课堂也是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创设的网络学习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3。需要课程评价制度的改革支持。如何进行课程评价与课程考核,体现专题教学取得怎样的效果。我们已经形成了把课堂教学的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思路,需要在完善原有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把对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表现相统一,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试和评价体系。

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上一篇:问题式教學法”融入马克思主义四观”的教學改革【3654字】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課从教材体系向教學体系转化的几点思考【3078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