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A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41-02

所谓民族,斯大林认为,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文化传统的稳定的成员共同体。“[1]民族论文网精神一方面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核心,是民族意识中最优秀的与最有价值的精气神“。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的转变,是党中央置身民族与国家发展实际,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条件下的伟大决策转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与弘扬民族精神,更需要孕育和培养符合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本文就学术界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以便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民族精神概念的研究概况

德国的赫尔德把一般的人类精神上升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最先提出民族精神这一概念,被称为民族主义。历史主义和民族精神之父“。他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由发展的权利,都能相互激励,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一切,理解一切。黑格尔从理性统治世界及世界历史的基本理念出发,继承了赫尔德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一步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体。民族的伦理。民族的立法。民族的风俗,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机械的技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2]民族精神概念的研究,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20世纪以来,民族精神的研究掀起两次热潮,学者们多层次。多方面地概括总结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但学术界对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

党的十六大之后,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统一。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二。主义民族精神的研究概况

主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有学者认为和恩格斯没有对民族精神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但在恩格斯全集中,和恩格斯曾多次对民族特性“。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国民精神“等与民族精神相关。相近的问题进行过生动描述与精辟论述。主义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可概括为民族精神的世界性。特定性和巨大的影响性。

恩格斯说过:我毕竟是一个德国人,我不能摒弃德国人从亚当那里继承下来的天性。强调,当遭遇民族压迫时,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是争取民族解放的最基本条件。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不仅对犹太人的解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同时强调犹太人在实现解放过程中需要有民族牺牲精神,阐述了民族精神在民族解放中极其重要的作用。曾指出:只有伟大的英勇的自我牺牲精神才能拯救民族,只有牺牲市民社会的一切利益,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作为一种罪行受到惩罚的基础上,人民才能得到更多自由和权利。

三。第一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毛泽东民族精神是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渗透和冲击,在中国具体的GM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既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中的优秀成分,包括主义和西方现代精神。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毛泽东民族精神思想具有时代性。GM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人本人和精神等,并且在中国GM和实践中体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具体的民族精神形态。毛泽东的一系列民族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在抵御外强,振兴中华民族和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的过程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第二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在不断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继承毛泽东民族精神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总结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丰富了民族精神思想的新内涵。民族精神思想强调要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发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祖国的完整统一。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将民族精神具体阐释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民为本精神和民主法制精神等。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也是指导同时期民族工作的思想武器。

五。第三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动摇了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价值观和心理认同。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冲击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科学阐释,是关乎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思想保证,有利于民族思想道德文化体系的建立健全,是推动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六。第四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对胡锦涛民族精神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主要是对胡锦涛民族精神内涵的研究。胡锦涛强调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继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各种精神。他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学者认为,胡锦涛将中华民族精神科学内涵解释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范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七。主义民族精神研究的不足之处

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民族精神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的历史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途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也有很多学者从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如在内在关联性。同一性。辩证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下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但从整体来看,民族精神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1)对民族精神实质的概括没有完全体现与时俱进,只是顾及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没有从实质上说明主义民族精神概念的来源。(2)没有突出四代领导人民族精神的创新精神,没有体现出民族精神与文化的结合,也就是说民族精神应该上升为文化精神。(3)对前面三代领导人民族精神的研究比较多,对第四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比较少。(4)没有从哲学层次上突显出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的哲学根源,即实事求是的观点,也就是说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党人遵循了主义的精髓和实质,但并不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在具体方法和路径上有所改变。

刍议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进展

上一篇:刍议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2424字】
下一篇:刍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當代价值【4521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