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探微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1)06??0001??05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义大众化专项任务项目(11JD710037)

作者简介:吕学芳(1958 ̄),女,湖南论文网张家界人,吉首大学主义教授。

主义大众化是主义理论特质使然,即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了主义大众化是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与内在要求,是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主义从来不是书斋学问,关于主义大众化,主义经典作家作过很多重要论述。多处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P152)恩格斯强调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资本论的最重要原理,并建议把资本论中的主要章节和观点改写成若干通俗的小册子,进行理论的普及工作。列宁强调,让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它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并且直接概括为一个公式:最高限度的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2](P422),当然,通俗化非庸俗化“。低俗化“。浅薄化“,正如列宁所言:庸俗化和哗众取宠绝非通俗化。“[3](P322)

在,自党成立以来,就不缺主义大众化的大力呼吁与研究成果。以李大钊。李达为代表的主义理论家们早就掀起了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热潮,尤其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倡议主义哲学大众化,其社会价值胜过十万雄兵。毛泽东是中国主义大众化的推行者,它反复强调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4](P323),我们说的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主义,不是口头上的主义“[5](P585),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6](P534)也说到: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去读,去研究的,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都读大本子,那办不到。“[7](P382)这里的大本子“主要指主义经典著作和专业的主义理论研究成果,所以,这里实质上强调了主义理论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必须通俗化,即运用简单。鲜明。具体的实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主义基本原理和群众的日常生活。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主义理论从抽象走向具体,从书本走向生活,从深奥走向通俗。对于中国化的主义理论成果的概括,更是注重语言的生活化。譬如对社会主义的概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等,大力推进了主义大众化。同志反复强调理论要说人民想说的话,说人民能懂的话,政策要以人民赞不赞同。人民高不高兴。人民拥不拥护。人民满不满意为衡量标准。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主义大众化。“

目前,主义理论尽管还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大众化,即为人民大众所学习。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但在学界已经开始备受关注。当代中国主义大众化整体性研究涵盖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大众化方法。大众化目标。实现路径以及基本经验等内容。而当前关于主义大众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历程。科学内涵。实现路径以及基本经验等方面,鲜有人涉猎主义大众化的实质问题。笔者认为,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实质理应是主义大众化整体性研究中最根本。最核心内容之一,不容忽视更不可疏漏。对于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可以从四个维度加以诠释:从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而言,大众化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普及;从主义理论的阶级性而言,大众化是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从主义理论的政治性而言,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可;从主义理论的价值性而言,大众化是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

一。主义大众化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普及

当前,不少人由于对主义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理解,加之党内还存有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现象,致使有些人简单地只看到或误读了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忽视其科学性,因此一定程度上将主义理论误解为党执政的庇护伞,甚至不排除有个别人将其与古代社会麻痹老百姓。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腐朽思想画上等号。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事实上,科学的真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任何人都不会拒绝。

要使得主义大众化得以推行且行之有效,承认并彰显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其基础工作。科学性与真理性基本同义,即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主义揭示了很多客观规律,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两个必然“的总趋势,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一座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其科学性无可非议。对于主义的科学性,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学列宁主义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GM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5](P820)也多次表达过类似思想,他强调:世界上赞成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7](P382)主义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真理,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当然,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即使是作为普遍真理的主义,也有相对性。普遍真理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时间维度上的长期适用;二是空间维度上的普遍有效。[8](P49)长期适用只能指一定的阶段或时期,普遍有效当然也只是对某一层次。某个领域,且它们都是有条件的。恩格斯就说过: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9](P426),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10](P244)

从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而言,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普及,就是将主义的基本原理即长期适用。普遍有效的理论。观点予以普及,在战争时期指导GM,在和平时期指导发展;对一个国家而言,实现科学发展,对一个个体而言,实现科学生活。具体而言,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普及工作,至少要做好以下两点:(1)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即普及哪些内容的问题。像其他伟人一样,不可能句句是真理“,譬如,在对于GM形势的估计上,和恩格斯就时常出错,恩格斯曾经自我批判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GM证明了这一点。……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袭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10](P510 ̄513)列宁也说过:和恩格斯在估计GM时机很快到来这一点上,在希望GM(例如1848年的德国GM)获得胜利这一点上,在相信德意志‘共和国’很快成立这一点上……有很多错误,常常犯错误。他们在1871年也犯了错误……。“[11](P728)因此,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信息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应当准确地界定普及主义的哪些思想。观点,这也是当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2)用科学理性和科学方法对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即如何普及的问题。这不得不考虑主义普及空间维度上的有效性,影响空间维度普及有效性的要素至少包括语言的差异性。文化的异质性。接受能力的非均衡性。应用广度和深度的非一致性等。即便只在的传播与普及,在城市与农村的普及就必须得考虑城乡社会发展差别,在大学生与农民中的传播与普及也必须考虑二者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仅抓住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方法。通俗的语言。有效的途径加以推进。

二。主义大众化是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主义作为人类伟大的优秀文化成果,其功能与价值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无非是两大功能。两种基本价值:一是意识形态功能及其相应价值;二是文化功能及其相应价值“,从意识形态的功能看,主义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是它的GM批判功能,一是它的制度辩护功能。“[12]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是主义的题中之义,所以主义的意识形态从来都是GM批判功能和制度辩护功能的有机统一体。本文重点探讨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辩护功能。

当前,有人对于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误解,以为其制度辩护功能就是单纯为社会主义辩护,为中国党辩护,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笼罩“在自上而下的。粘有社会主义制度标签“的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氛围中,从而丧失精神自由和发展活力。其实不然,在此首先必须摆出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国家制度总是需要一定的辩护体系,社会主义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关键是看这一辩护体系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众所周知,国家不仅仅是暴力,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法化的暴力,正如葛兰西所说国家政权=暴力+同意“。丹尼尔?贝尔也说过:任何政治制度的关键问题都是制度的合法性问题。“[13](P232)哈贝马斯也表达相似的意思: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14](P184)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无可非议。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过: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主义鲜明的阶级性决定了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阶级性。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主义和主义学说的科学理论,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广大人民的实践和利益与主义的内在统一。具体表现在:(1)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社会学说,它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大众实践运动的理论。指出: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5](P40)(2)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无产阶级的GM品格。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GM阶级。其余的一切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16](P282),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16](P283)

从主义理论的阶级性而言,主义大众化是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和加强,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认可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的制度辩护功能,坚持其合法性,完善其合理性。具体而言,发挥和加强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需要:(1)巩固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其合法性。参考学者赵德江的观点,首先就是要实现从观念论“到实践论“的转变,意识形态的观念论“正是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德国唯心主义和其他一切民族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是在对意识形态观念论“的批判中建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意识和实践的关系,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提出实践论“的意识形态观。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跳出意识形态观念“,扎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扎根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其次要实现从对抗论“向主导论“的转变。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是建立在阶级分析方法上的。尽管,当前各阶级在根本利益问题上是高度一致的,不存在阶级对抗,但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将长期存在;此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成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新的表现,加之当前社会出现了不少新的阶层,有的人就提出了意识形态对抗论“,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彼此对立斗争,最终有的消亡有的胜利。其实不然,尽管一定社会中具有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但意识形态只有一个主体即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并不存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对抗。“[17]国家意识形态以外的各种社会意识。思想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消除绝不能简单地靠思想的批判“,根本上还是要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因此,在正确处理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意识的关系时,要始终坚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社会文化。(2)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内容,完善其合理性。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主义和主义学说的科学理论,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基本内容上看,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石,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多种形式,其中,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最为重要的意识形态,是其主体部分。因此,发挥和加强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推进其大众化,需要结合时代需要。人民需要,不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主义学科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经济体制和法制体系,发展文学和艺术,关注民生。

三。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可

主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即作为指导思想明确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GM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18](P39)列宁也指出:没有GM的理论,就不会有GM的运动“,他还特别强调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1](P311 ̄312)这里的新的科学的观点“和先进理论“都是指主义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国党形成了新的执政理念,提出两个先锋队“统一论和两个转变“论:党的十六大修改的中国党章程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统一“;在十六大报告中概括了我们党历经GM。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简言之,就是从GM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政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开始质疑主义的政治性,质疑主义是否能继续为中国党执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指导和服务作用?事实上,主义的实践特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可以从理论上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形成的中国化的主义理论成果则能从实践上很好地消除这一质疑。

从主义理论的政治性而言,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可,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确当代中国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伟大事业,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备最广泛。最牢靠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人人自愿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中。具体而言,需要:(1)厘清主义大众化要化“的内容,笔者认为,大众化的主义“非主义理论所有著作,特指中国化的主义理论成果。由于绝大多数普遍群众受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不可能一一去解读主义理论所有著作尤其是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他们学习的主要是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由主义理论工作者生活诠释化“后所形成的富有中国风格和中国元素的,体现中国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中国化的主义理论成果,这是主义大众化的总体要求,也是实现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前提。越多的人经受主义的洗礼,党的执政基础则越牢固,党的执政则必须越为民着想,主义的政治性则越鲜明。(2)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理论上的认可与实践上的投入。早已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6](P9)没有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曾被视为乌合之众“,有了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指导,无产阶级成为GM最坚决。最彻底,组织纪律性最强。战斗力最强的先进战士,这充分显示了掌握科学理论的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从心理上充分认可了,在实践中切身投入了,才能汇聚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四。主义大众化是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

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经由先进政党。先进阶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旨在推翻极少数人压迫剥削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制度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这里可以推敲出两层含义:其一,阶级性与人民性是高度一致的,和恩格斯曾直截了当地说过: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16](P95)其二,主义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消除阶级对立和脑体差别,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19](P130),后来又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即自由人的联合体。“[16](P273)但是,当前在推进当代中国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有不少人不理解甚至讽刺主义大众化的意义何在,并列举不少所谓鲜活的例子予以佐证,如主义对农民种地有什么意义,对车间工人有什么价值……殊不知,这正是犯了常说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错误。试想,主义如果不能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掌握,这恰恰背离了主义的终极目标,否定了主义的价值取向,也等于否定了主义的科学性。

因此,从主义理论的价值性(价值取向)而言,主义大众化是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这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终极目标的前提和必经阶段。让广大人民群众清楚掌握了主义就掌握了科学理论。方法和工具,掌握了科学理论。方法和工具就提升了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了自我综合素质就能提高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具体而言,需要准确界定大众化与化大众以及二者的关系:(1)大众化即群众掌握理论,强调主义通俗化。普及化。生活化,为人民所掌握,使得不同职业。不同职位的群众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指导工作指导生活,突出自觉性。价值性及效益化。(2)化大众即理论掌握群众,强调主义理论源于大众。取向大众。服务大众,体现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突出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及真理性。(3)大众化与化大众辩证统一,大众化的目的是人们群众掌握(主义理论)“,其前提是掌握人民群众“,不同群体。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化“的形式。方法。手段须有所区分;化大众与大众化都必须处理好理论。群众。实践三者的关系,理论经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接受检验不断完善。超越,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反过来又改变。提升人民群众自身,从而投身更新更好的实践。

当代中国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探微

上一篇:當代中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索【4417字】
下一篇:當代中國马克思主义大众实现路径研究【2030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