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围绕着高考这一目标,应试教育成为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强教育的途径。论文网
就目前对于国内来说,我国是个学生众多的国家,“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大难题。这种社会的同级竞争让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对孩子过早寄予厚望,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培养了学生的重“分数”意识、竞争意识。不可否认,这样一种现象能体现出家长认为的公平。但这样的基础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因为对考试分数的过重看待导致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存在着过度的竞争心理,从而导致学校在这样的压力与导向下也成为了功利化教育的推手,使教育变得有些急功近利。这样的心理压力覆盖在学生身上,使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诚和积极性,使部分承受过多压力乃至无法承受的孩子开始厌学、逃学。
2 小学生家庭教育功利化研究述评
2。1 教育的目的
很多教育研究者针对当今的教育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与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名誉院长,博士鲁洁认为“教育要实现有限的目的和无限的目的。”[1]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在其专著《民主zhuyi与教育》中的教育“无目的”论中就认为反对的是功利性的教育目的。这样的一种理论积极强调的则是一种追求教育本身的内在价值的一种本真教育。
自然,笔者所要批判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的实用性和效益性的阶段目标,而是过度而又狭隘地追求教育的经济功能以及工具功能,导致教育目的的过度功利化的终结性现象。
2。2 教育功利化的表现
何谓教育功利化,简而言之就是指不以孩子的自然发展为目的,而是通过急功近利的一系列手段,达到某种暂时的、短期的、有利益回报的,严重偏离教育的本来目的,剥夺学生的幸福感的一种异化教育。[2]
狭隘的教育功利化的具体表现为: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幸福感;过于看重学习的结果从而淡化学习的过程;过于看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习方法的掌握;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价而看轻孩子的过程性评价;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业发展而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3]院士钱学森感慨中国学校培养不出人才,这问题直接指向了功利化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弊端。
2。2。1 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幸福感
在物质至上、拜金zhuyi的负面影响下,孩子可能会不清楚学习的目的与本质从而养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的好坏、分数的高低来度量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会使孩子渐渐失去本心,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与幸福感。而孩子对学习的幸福感就来自于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就是对幸福教育的很好的诠释。这正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启示。
2。2。2 过于看重学习的结果从而淡化学习的过程
当分数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唯一参照标准,考试自然就成为了现今教学工作的唯一目标。将分数作为唯一的追求,极端地强化了考试的作用。这样功利化的教育在获取高分的同时,失去了原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的许多乐趣。对学生的评价则是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价而看轻孩子的过程性评价。有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完全不出彩,不管是任何科目都不拔尖,成绩永远是平庸的,甚至可能是属于班级的下游水平。但是他的学习习惯就养成得很好。平时更注重观察,有极大的创造力;喜欢阅读,每天坚持阅读书籍;兴趣十分广泛等等。有些家长认为学习成绩上不去孩子就是在不务正业。其实小学阶段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提高成绩上,靠着不停地做题也能做到。但是,在其他孩子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时候,一味提高成绩却只是事倍功半。相反,那些孩子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段的提高渐渐显露出优势,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