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投资政策
这次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特别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加巨大。为此采取了各种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决定经济繁荣的三个关键要素是消费,生产力和资本,其中人力资本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采取人力资源的政策。
1论文网。金融危机对人力资源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一些企业减产或停产,尤其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对外贸易企业,关闭部分区域的公司,这些都导致了大量的工人失业。金融危机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此次金融危机的突然性使得许多企业纷纷采取裁员措施来自救,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企业的压力,也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意识,改善工作态度,但是大规模的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2)降薪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很多公司除了裁员还会采取降薪的方式。相对裁员,员工比较容易接受适度的降薪。但是降薪会造成收入差距加大,管理高层的薪水远远超过了降薪后低层的员工工资,更加加深了分配的不公平。降薪不仅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员工也会怀疑企业的发展潜力。
2。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问题是,这些农民收入水平低。没有固定工作。社会福利体制不完善。失业保障体制不健全,大多数农民都处于社会底层,消费能力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但这种大量农民人口的严重消费不足,就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只要将这些人口消费市场潜力开发出来,中国经济所形成的强大增长趋势就完全可以得到强化和维持。通过扩张性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的高收入必然会使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从而使得企业效益提高,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朝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数量的走势是乐观的,但种种国情和历史的客观原因,农村人力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素质的基本特征。一直比较重视人力资源投资而忽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投资。低的投资政策使得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文化程度较低。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成为普遍现象。由于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对运用和提高科学技术的观念不强,科技发展在农村得不到快速有效的实施,农民不会依据科学知识盲目的进行低效率的生产并且忽视市场供给平衡的需求,一味追随多产不懂得合理规划生产计划和目标。
(2)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和合理的体系,没有良好的环境,缺乏龙头企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政府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投资经费不足,人才培养缺乏职业规划和计划。从成长性角度来看,这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年龄两极化。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严重流失导致城镇人才所占比重过大,而农村人才严重短缺,使得城乡人才二元分化的现象凸显。而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矛盾也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在实现机械化之前,对劳动力的体力要求很高,而农民工潮的出现,导致农村劳动力丧失生产优势,从而丧失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3。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在农村地区采取的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能力,也是现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动力。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更需要通过挖掘和培养潜在的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来开发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宣传意识,改革农村地区的教育体制,建立和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等,来缓解金融危机给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及调整日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局。
(1)农村人力资源投资的效益。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是很丰厚的,但是中国的人力资源投资很低。近年来中国教育投资比率较往年都高,但是回报率还相对较低,因为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工人工资与其边际贡献不相等。中国人力资源投资还未达到其应有的效益,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经济普查,2009年如果中国GDP实际增长7。9百分号,GDP平减指数2。0百分号,名义增长9。9百分号的话,则GDP总量为353515。3亿元。一些经济学家根据财政供给能力作为主要预测依据,同时参考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认为如果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那么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有望在2010年接近4百分号。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詹姆斯认为在中国投资人力资源的回报率可高达30百分号―40百分号,那么以此数据做一次粗略的估算:
这样的投资是有很大效益性的,而且高等教育投资正的外部性很高,也就是教育投资带来的社会效益还要大于个人效益,因此个人可以通过自我投资来提高个人效益。
(2)政府的相关投资策略。人力资源的投资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实施,在教育投资方面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这样就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差异引起的不平衡。①制定学校教育的信用机制为学生提供贷款;②鼓励更多的民营组织办学(私营商业学校,技术机构);③加强产业和大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地方产业解决技术等带来的问题,为教育机构带来民营产业的资金来源。德国的学徒系统);④扩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预算,实现各地区开支的均等化;⑤税收制度的改革:税收的成本是净税后收入加上任何额外的学费或支出的成本。税收制度侧重初等和中等层次公共学校的教育投资,而对私立或者中等之上的教育投资予以较高税率。
金融危机后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投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