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许多上市公司接连不断地出现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已暴露的问题或潜伏着还未显露的隐患,不仅证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且也说明证券市场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弊端。这就是说,上市公司产生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造成的,而且论文网还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关的系统失灵“密切相关。因此,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多管齐下方可奏效。下面,我仅就如何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前提是必须明确确定公司或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就是单一目标----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必须回答这样一个古老“而一直又未扯清但不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现代公司或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什么?换言之,现代公司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功能定位和治理形式等,直接决定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对于这个问题,国外学术界的认识分歧很大,有多种不同的看法,美国罗伯特·C·克拉克(1986)曾把这些观点概括为二元论:严格利润最大化准则;一元论:公私利益的远期一致;适度理想主义:自愿守法;高度理想主义:利益集团的调和与作为剩余目标的公共利益目标“。同样,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分歧也很大,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与上述的二元论“相同,即坚持传统的股权至上主义“,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并据此强调公司要实行单边治理“;另一种则与上述的高度理想主义论“一样,即要扬弃股东至上主义“的逻辑,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并据此强调公司要实行共同治理“。
持上述观点者各自都有很多理论根据(杨瑞龙。周业安,2001),一时谁也很难说服谁。我个人认为,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判断上述哪一种观点更为科学,关键是要看哪一种观点在实践中对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1998年日本公布的日本公司治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中对日本与英。美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刻地反思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弊端,指出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日本公司的目标不象英。美那样是单一目的“,而是复数目的“。原则指出:作为竞争过程的一个侧面是日欧与英美企业组织效率的竞争,即还原于股东利益的‘单一目的’的组织与称之为劳资利益的‘复数目的’的组织之间的竞争。经济效率性基本来源于企业的活动,所以行为是非标准明确的企业,可以容易快速地做出与目的相适应的判断。并且‘单一目的’的企业采用长期报酬制度,有可能整合性地实现‘复数目的“’。该原则还以日本为例,证明若在组织上不能取消解雇,那么企业必成为非效率的温床“,并得出结论:在‘复数目的’的组织中有明显的保留非效率的倾向“(转引自李维安,2001)。最近,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纷纷告别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告别有吃大锅饭“之嫌的年功序列制度“(赵文斗,2001)。
原则对日本公司实践的反思,有力地证明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的单一目的“比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的复数目的“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罗伯特·C·克拉克(1986)指出:高度理想主义,即使被采用,也只能削弱商业公司的主要优势及其有效地实现确定目标的能力,同时还会放大政府的基本缺陷,使其迷失方向,并陷于利益集团的无休止的竞争中“。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对企业不负责任的恶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坚持公司或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说公司可以忽略公司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债权人。顾客。社区等)的利益。实际上,公司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其前提就是公司必须履行它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法律义务。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公司与上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都是事前约定的,若有纠纷可以通过谈判或法律程序来解决,因而不需要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保障。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国公司法中都强调只有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关,只有股东对公司的剩余价值拥有请求权。
从法学意义上讲,股份公司本身就是一个虚拟法人,被作为具有自然人的某些特征的人“来对待,并具有自己的内在目的或目标。在美国,尽管公司法没有明确回答公司的目标,但律师。法官和经济学家通常假定商业公司的更终极的目的是为股东谋利“(克拉克,1986)。从委托 #0;代理理论的角度看,股东既是初始委托人,是公司所有权力的初始源泉,又是终极风险的承担者,所以,股份公司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如果我们承认公司或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那么我们就需按照这个目标的要求来构造的公司治理结构,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否则,我们若是追求高度理想主义的复数目的“ #0; #0;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就有可能重蹈日本企业之辙。
二。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是要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
许多上市公司之所以接连不断出现违法违规问题,就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失灵,而公司治理结构之所以失灵,就在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现象普遍存在。据最近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公布的统计结果,截止2001年7月30日,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数占总股本的66%,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以及政府机构持股数占总股本的51.16%,国有股所占比例居绝对统治地位。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它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控制权方式。运作方式乃至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
这里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否定的是国有股一股独大“,而不是笼统地反对其他股一股独大“。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一股独大“并非都是坏事。从理论上讲,只要大股东产权清晰,承担风险,直接拥有公司剩余价值的请求权,自然有着强列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强烈愿望和发展壮大企业的动力,大股东的行为一般自然就会正常化。从实践上来看,美。英的股份公司都曾经历了家族资本主义。经理资本主义与机构资本主义三个阶段,其股权结构也曾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相对集中的变化。无论是在股权高度集中在少数私人手里的家族资本主义时代,还是在股权相对集中在机构投资者手中的今天,一股独大“或股权相对集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沃伦·巴菲特在希尔公司。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李嘉诚在和记黄埔公司都曾占有很高比例的股权,这些一股独大“不但没有妨碍公司的发展,反而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源。
我们之所以否定国有股一股独大“,关键是国有股股东行为非理性化,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关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讨论和分析文献已有很多,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家所有权的代理行使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国家所有权的代表是形至而实不达“,缺位“现象比较普遍,缺乏能真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人格化代表。二是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原有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都明显带有传统旧体制的胎记“,传统的国有资本管理经营中干好了得不到相应好处,干坏了不负责任,不担风险,经营效果缺少客观评价标准等弊端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依然存在。三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基本上都由原企业的管理人员所组成,从而形成了国家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局面。四是国有股不能流通,中。小股东又存在有搭便车“行为,致使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0; #0;市场对公司的治理(诸如公司控制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失灵“,从而加剧了国有股股东行为的扭曲,五是法制不健全,打击不力,助长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总之,由于国有股东带有天生“的内在缺陷,因而国有股一股独大“必然致使公司行为非理性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失灵。
彻底改变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关键是要按照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识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真正含义。笔者过去曾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关键不在于国家直接控制企业的数量,而在于国有资本的质量,在于用现有的国有资本去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不断扩大国有资本的辅射范围,迅速使国有资本增值,所以,大幅度缩小国有股在公司中的比重,不但不会否定公有制,而且只会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公有制(冯根福,1996)。时至今日,我仍认为我的上述看法是正确的,我认为,只有认识问题解决了,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方向就明确了。具体地讲,就是要审时度势,逐步降低上市公司的国有股的比重,直至其不能控股为止(处于公有产权领域的上市公司除外)。只有形成了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才能为构造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核心是要保证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充分履行其职能的运作机制
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做好这样一件事:就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一种制衡关系,而制衡关系的核心就是董事会。然而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学者与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制衡以及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问题上,而对如何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的作用则重视和讨论不够,这也是导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效率低下的一个基本原因。
公司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二:一是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战略决策;二是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然而,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并未很好地履行这些职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股“一股独大“使董事会丧失了“独立性“。在“一股独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相当多的公司董事会成员是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董事会“内部人控制“是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据抽样调查统计,样本公司董事会中执行董事尽管近些年来逐步递减,但目前仍然高达57.4%(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00)。在这样一个主要由内部执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中,期待由下一级执行董事来监督和约束自己的上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被董事长或总裁任命的董事自然不是忠诚于全体股东,而是忠诚董事长或总经理。这样一个由所谓国有股东“内部人控制“的董事会,难免会做出许多侵犯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等非理性的事情。
西方许多国家公司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保证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是董事会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约束“一股独大“行为的有力措施,近年来,美国大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一直在增强。据统计,在1997年,美国标准普尔500家公司的董事会中的外部董事已达到66.4%,比1995年的64.7%有所增加(克里斯塔·丁·伯克等,1997)。在美国这样一个主要崇尚市场治理公司且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相当发达的国家里,还对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如此的重视,那么,像我们这样一个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还很不发达的国家,更应重视和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