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策略
前言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通过国际贸易或国际投资等各种方式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至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保持对外开放的产物,更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由于各国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再加上发达国家的资本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产业就趋向于从成本高的国家流向成本低的国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资源的流动,便形成了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国际分工格局也得以不断的向前深化,深化的结果便是形成了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大转移,进而对各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了难以阻挡的新趋势。在此新形势下,如何牢牢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契机, 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和采取对应的措施,已成为顺利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一招。
一、国际产业转移概述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
所谓国际产业转移即主要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指某种产业由一国转移至别国的现象。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依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对外投资或对外贸易的方式,把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部门直接转移到国外,进而产生了产业在空间上发生迁移的情况。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对外开放的产物,更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日益不平衡加剧的结果。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进展历程
1950年以后,国际产业转移在全世界进行的如火如荼,依据其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发展时期。
1.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集中力量发展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通讯等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利用美国向其转移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这一机遇,大力引进美国的传统产业,由此极大地加快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 。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中后期的拉美、东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时恰逢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紧抓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各自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短期内便由进口替代型产业过渡到出口加工型产业,渐渐地成为了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3.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于本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纳米技术、互联网、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和产业重组性转移的步伐逐渐加快,美国、欧洲及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开始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将应用型技术和重化工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二战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结合实践,总结出其一般规律,普遍支持如下主流观点: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逐层推进到那些发展中的国家。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最后过渡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而发达国家通过压缩或淘汰产业,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业。
上一篇:节事活动的创意与创新思考+文献综述
下一篇: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列车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创新策略

大型会展场馆利用问题与...

我国网络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洋家乐民宿经济对我国宅...

国际贸易传统支付方式避...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