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经济模式和路径建议摘要:建设低碳城市是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成为未来城市 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本文在界定低碳城市内涵和分析碳排放现状基础上,采用建 模情景分析方法,对苏州市中长期的碳排放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碳排放总量 增加但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综合性“低碳社会”经济模式适合苏州中长期建设;从优化 低碳空间总体布局、加快低碳产业发展、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引导公民绿色低碳生活消费 和提高低碳意识素养五大路径进行低碳城市建设。93517

毕业论文关键词:低碳城市,经济模式,建模情景分析,苏州市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ie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nitiative to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an important guide and path choice for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low carbon city connotation and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carbon emissions, using modeling scenario analysis method, analysis of suzhou city medium carbon structure, the result shows: suzhou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 but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tensity; The comprehensive "low carbon social" economic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long-term construction of suzhou。 From optimization of low carbon space overall layout,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industry, change the pattern of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guide citizens green consumption and raise awareness of low carbon low carbon life literacy five path for low-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low carbon city, economic model, situational modeling analysis, suzhou

目录

1 前言 4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4

2。1 研究区概况 4

2。2 研究方法 4

2。3 研究数据来源 5

3 低碳城市内涵和低碳城市建设提出背景 5

3。1 低碳城市内涵 5

3。2 低碳城市建设的提出背景 6

4 基于情景设定分析苏州的发展模式 7

4。1 苏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 7

4。2 不同情景下苏州市未来碳排放预测分析 7

4。3 综合性“低碳社会”经济模式 9

5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10

5。1 优化低碳空间总体布局 10

5。2 加快低碳产业发展 10

5。3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10

5。4 引导公民绿色低碳生活消费 10

5。5 提高低碳意识,丰富低碳素养 11

结论与讨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前言来自优I尔Q论T文D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雾霾污染等问题的加剧,自然生态 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都在面临愈加沉重的压力。因此低碳化的发展已是各国各城市实现持 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都在低碳化建设的道路上进行探索,一系列的建设法案也相 继出台。西班牙巴塞罗那推出“能源改进计划 2002-2012”;《伦敦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在其不同的行动和方案中制定了许多具体措施和目标,致力于解决诸如绿色家园、商业、 能源效率和运输等问题[1]。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也已经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入,目前至 少 100 个城市都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有些城市推广低碳灯,有些城市执行节能 方案。但是大多数城市还停留在摸索阶段,虽然都在努力打造“低碳化”,却鲜有系统化 安排。清华大学刘文玲博士认为需要通过低碳技术创新、经济结构的优化、消费模式转变 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以探索出符合城市自身特征的低碳发展路径[1]。

上一篇:城市空间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数据分析
下一篇:宗教极端主义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的影响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城市空间形态对碳排放的...

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测度研究

SSM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进程及对策研究

江苏省农业结构对农业经...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

常州市房地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企业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列车空调控制的研究现状

射手座男和什么星座最适...

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问题研究【3411字】

MJT道德判断两难故事测验问卷

聚乙二醇溶液浸种对栝楼...

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茬胃癌...

论《青春之歌》林道静成长过程中的爱情因素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