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凯恩斯的储蓄理论

    凯恩斯(1936)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并说明了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提出在短期内收入和消费有关联,即可支配收入决定消费。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也会增长,但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消费的增长幅度,换句话说,消费增量占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就是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基本内容为:可支配收入由消费和支出组成;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可以用一元一次函数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而且都是递减的;边际效用倾向大于零小于一;自发性消费是广泛存在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所以与之相对应的边际储蓄倾向递增,换句话说可支配收入每增长一单位,随着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储蓄量将愈来愈多。

2.2.3 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他们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个人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该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相似,都是按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可支配收入来分配消费,但生命周期假说的模型更加详细。生命周期假说的两个前提条件是居民是理性消费者,消费合理;目的是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莫迪利安尼认为,理性的消费者要根据一生的的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每个居民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的,即每个居民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居民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企图。因此,各个居民的消费取决于他们在整个生命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和财产,即消费取决于居民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一般来说,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退休以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上一篇:中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1985—2015年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论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扩大的问题【4861字】

浅析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信托业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