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随着高校规模化的发展和扩张,高校新校区的建设任务非常迫切和繁重,而财务管理问题是困扰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难点,是高校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背景环境
目前,高校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转型和提升内涵是关键。自十一五“以来,高校的规模扩张迅速,外延模式逐渐转向内涵建设模式,质量提升是未来转型的重点。这种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阶段特点,也是高校管理工作转变的重点,其中财务管理的目标转变成服务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之中。与此同时,财经管理工作的要求将更加规范,会计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二)国家财政改革。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和政府影响高校融资行为的变化
自2000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在高校教育方面实施专项经费投入措施,经费规模总量不断升高。拨款方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专项资金拨款是高校费用管理的主要来源之一。高校管理层的重视,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同时又无法对专项经费进行规范管理。且政府。金融机构对于高校融资的政策相对较少,而且弱化融资能力,与高校快速扩张规模相矛盾,一方面是融资需求大,债务沉重,另一方面是融资能力不足,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高校的融资还款能力的有限,财务管理的要求更高。
(三)高校新校区建设经济活动延伸和复杂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高校在建设经费方面不在是固定模式,而是复杂多变的混合措施,一是经费来源不单单是财政拨款,二是支出内容多样化。同时,高校推动内部人事分配改革,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率,导致高校内部的经济利益体多样化和渗透性很高。这种高校经济活动行为的延伸,直接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复杂化。
(四)高校内部财务治理的非科学化发展
高校内部治理方面,分管校领导直接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项由学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统筹。部分状况下,高校管理层(政府任命的代理人)与政府(委托人)。债权人。教职工。学生等利益相关者追求的目标之间是有差异的,各自的动机和行为方式存在分歧。导致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主要来自内部治理,部分来自财务分析技术,但是相对而言,治理问题比较突出。其中,财务治理权(包括内部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收益分配权和监督权)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关键环节。
二。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问题
(一)高校领导对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不重视,财务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新校区建设不是经常性项目,很多高校没有专职的高校财务管理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财务人员,权责不明确;新校区建设的财务规章制度也不健全。不完善,财务监管无章可循,规章制度没有建立或者不予执行;管理理念陈旧,落后,精细化管理不足,人员素质不够,财务管理体系无法推行。
(二)新校区建设的预算计划随意。决算控制力不足,监理失职
高校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安排的计划性和控制力不足,随意性大,没有什么投资收益可言,资金浪费严重。基建项目立项的不严谨。不专业,存在明显的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现象,失去计划的严肃性。基建工程对于高校而言,高校决算专业能力不强与工程决算要求高之间的矛盾突出,高校的决算实践能力并不强,监理效果不高,甚至失职造成学校严重损失。
(三)高校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控制矛盾显现
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自筹不足,商业银行贷款是关键。随着新校区规模扩大,仅仅依靠财政教育经费无法满足,而高校的融资能力不足,还款来源不足,本来高校扩招和扩建应有政府主导,但是债务资金太高,政府最终也很难全部包揽,偿债风险显现,融资成本控制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资金紧缺,只能抽调教师工资或福利或科研经费来暂缓问题,不利于正常教学。
(四)运行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增加
一是外聘教师增加,校区跨区工作产生的补贴规模加大,新建校区过程中,教师的住宿和教学分离,教学管理成本逐步提高。二是交通与通信成本增多,部分高校新建校区与原来旧址距离很长,增设校区间专线车,增开新的电话线路,增建新的网络机构。新旧校区的管理机构均保留,直接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费用。三是新校区的环境。配套等逐渐完善,规模加大的情况下,对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扩大的需求加大。与此同时,高校行政岗位设置随意性大,学术氛围不足,配套不足,区域经济发展还欠缺,无法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学科带头人不足,不利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而高校需要投入高成本从外面引进人才,增加了成本。
三。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
转变财务观念是第一要务,以往的消极等待和无偿使用财政资金的恶性观念制约了管理发展,必须增强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包括成本效益意识。财务风险管理。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服务于高校发展与建设。加强科学管理。预算安排和结算审计等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整体把握财务管理工作。
(二)改进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
高校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应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财政改革形势,加强管理。第一,伴随着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工作重点的转型,预算编制支持工作重点,以提升软实力为主的高校建设为主,支持高校的科研工作,推动人才教育。学科建设和实验建设,促进教学创新和内部管理优化工作,预算安排逐步倾斜,有的放矢。第二,预算执行过程中,项目责任制度的有效落实,终身责任制度执行,严格控制预算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第三,加强预算考核及审计,监督管理工作水平要提高,能够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执行等有关环节相互结合,优化经费的预算和使用,提高效率。(三)融资机制创新。财务管理运行方式多样化
首先是创新高校融资机制。新校区建设中,很多高校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来提高融资效率和信用,吸引社会资金介入,高校按照投资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给予合理的租金,保证项目的完成。但是,社会资金的介入很容易引起高校腐败,需要进一步做好创新融资的控制工作。其次是实施成本分担转移机制。高校应积极寻求非政府部门提供的经费,把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转向慈善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使更多的私人资金流人高校,如捐建教学场馆。组建教育基金。提供教学和助学的支持。鼓励高校创办高科技企业,但是需要做好教学管理与企业之间的权力。管理的有效隔离。最后是借助专业金融的发展,如公益性信托。实施教育专项国债机制等方式来介入资本市场,提高社会资金用于高等教育的效率,推动公益性信托的管理水平和发展,通过发行教育专项国债,将社会资金运用到高等教育发展事业中去。也可考虑长期发展,推行教育彩票的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彩票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关键是推行和后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并细化管理
首先,建立岗位责任制。通过岗位评价和岗位设置,完善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奖罚机制。其次,建立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信息化提高效率,财务管理硬件设备完善,财务资料管理规范和统一。保证财务凭证(单据)入柜单放,资料盒和资料标签统一制作,财务档案按序列标清年度。规范操作和规范流程,精细化要求是财务体制明晰,管理层级和责任划分明确。高校财务管理,坚持调研和实践,细化不同阶段。不同层级之间的管理要求,优化和改善财务管理的操作细节,随着信息化发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四。小结
通过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改进预算管理,创新融资机制,实施多样化的财务管理运行方式,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细化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避免财务风险暴露,平稳度过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规模化发展转变为高校内涵建设的阶段,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