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重大会计差错及其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之定期报告,追溯调整基本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上市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进行财务造假?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加强相关部门完善追溯调整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
关键字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财务造假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采用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对不应计提折旧的土地计提折旧,而对本应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不计提折旧。②会计估计上的差错。由于经济业务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经常需要做出估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估计可能发生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时,发生错误;企业在存货遭受毁损,对损失的估计发生错误。③其他错误。在会计核算中,还可能发生除前述两种差错以外的其他差错。例如,漏记交易或事项。错记借贷方向。错记借贷金额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2001年修订版)规定,会计差错的更正分三种情况进行处理: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其中,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在这里,笔者只讨论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调整结果对财务信息的影响。
2从相关案例引发的思考
的上市公司自从实施追溯调整以来,已经有好几百家上市公司因为“重大差错“(实为财务报表做假。虚假信息披露)而追溯调整,这几年因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上市公司数量在逐渐增大,调整项目和调整金额也在不断变大。有少数上市公司调整项目多达7~8项,涉及金额上亿元;个别公司甚至在前一年度筹资后,第二年度就要进行重大会计差错调整。还有部分上市公司故意混淆会计估计。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区别,滥用重大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准则,操纵利润。做靓报表搞配股。增发再融资。
利用资产减值。坏账准备的机会“一次亏足“,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这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常用的手段。星号ST江纸原第一大股东江纸集团共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0亿元,这成为星号ST江纸连年亏损的重要的原因。从2002年开始,眼见扭亏无望,星号ST江纸陆续对江纸集团占用的资金计提坏帐减值准备,2002年计提22833万元,2003年计提35250万元。连续两年大量计提坏账,导致了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2004年,星号ST江纸上半年又踏上了一条回冲计提之路。半年报表显示,江纸集团公司归还占用资金11800万元,冲回坏账准备8260万元,并一举盈利2070万元,达到了提交恢复上市申请的条件。三季报表显示,江纸集团报告期内又偿还了3。32亿元,冲回坏账准备23240万元。正是依靠这失而复得的23240万元,连年亏损的星号ST江纸造就了一个季度每股盈利0。92元的“神话“。
有分析人士指出,星号ST江纸创造的“神话“是清理“三角债“的结果,难逃移花接木。操纵利润之嫌。单从星号ST江纸连续两年大量计提坏账准备角度来看,计提坏账准备本是体现会计审慎原则的重要手段,但一旦沦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则与审慎原则完全背道而驰。为此,财政部2001年曾颁布相关规章,规定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应对多计提的损失准备按原渠道冲回,即追溯调整以前年度的利润而不能增加当期利润。对于预计负债的计提也有类似的规定。当然,谁又能说清楚星号ST江纸前两年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呢?
公司为了实现扭亏。保配等目的,很可能打着“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幌子,把本期的成本费用往前期里塞,做大本期利润。ST黄河科和PT白猫就是借助这种方式实现扭亏,成功“摘帽“或避免退市。
再例如,星号ST花雕2001年年报少计短期贷款3500万元。其他应收款5500万元,少计提利息186。9525万元。坏账准备55万元,虚增税前利润241。9525万元,且对订立3500万元贷款合同等重大事件未及时履行临时公告义务;2002年年报虚增税前利润4472。5509万元,坏账准备披露不实。经追溯调整后星号ST花雕2002年亏损3400余万元。2003年亏损8300余万元,因调整后连续两年亏损,公司于12月8日开始退市风险警示。太太药业2001年5月刚刚从证券市场拿走17。36亿元募集资金,到2001年年报就声称2000年度存在少计营业费用。坏账准备。未抵消母子公司之间的未实现销售利润。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摊销年限错误等重大会计差错问题,将2000年度合并净利润调减879万元。这么快就“变脸“让投资者怎样看待?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