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财务平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049-02
伴随着老龄化高峰的到来,的经济发展速度长期回稳,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养老金体系。养老金缴费。保值增值以及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论文网定和经济金融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会可能再次面临依靠财政为其解决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实现对养老金缺口的财政补贴常态化,关乎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持续,对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一。基础养老金缺口的财政支付能力分析
许多国家和地区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先后进行了养老金制度筹资模式的改革。用预算管理手段引导养老金正确使用,将养老保险收支纳入政府经常预算或者专项预算,建立养老保险财政制度并为养老保险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从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来看已经是国际通行惯例。政府必须扮演最终保证人,充当养老保险公共利益的角色,国家认同和公共职责,对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负起全部责任,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安排,运行一个财务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最终才能确保制度良性运行和合理发展。
(一)当前财政对养老金缺口支付现状
为防止基础养老金被挪空,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由各级财政对养老金缺口进行实缺实补“。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仍然是目前财政支付的主要方面,但由于国家财政责任隐性化,虽然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进行明补“和暗补“的形式,但归根结底这种短期财政支付行为不能与财政本应承担的责任相称。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显示,养老金累计结余达19496。6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收入连年大于支出,状况十分乐观,究其原因是省级统筹的制度设计造成的,只是在总量上表现为收大于支,而各地区养老金收支情况差距非常大,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仍存在潜在的重大财务危机,因此,政府财政应当建立有效机制来对养老金缺口进行补贴。
(二)对财政收入规模的测算
了解财政对养老金未来时期财政支持能力,预测财政收入规模,这对于促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选择国内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记为GDP),财政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记为CZSR),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来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对CZSR和GDP分别取对数,分别为DlnCZSR和DlnGDP,lnCZSR和lnGDP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项。
经检验,变量为一阶单整的非平稳变量,采用E-G两步法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以lnGDPt作为自变量,lnCZSRt作为变量,采用OLS方法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lnCZSRt=0。933466+0。9214721nGDPt+et
R2=0。963R2=0。965t=34F=869
经检验lnCZSRt和lnGDP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残差序列μt为平稳序列,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在95百分号的概率水平下存在;通过进行滞后多阶的检验结果显示:在滞后度为1,显示性水平为5百分号的情况下,二者存在因果关析,GDP与理论分析比较拟合,是财政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也符合现实情况。二者从检验结果看具有高度相关性。GDP对财政收入的ECM模型在运用EViews6。0软件后得到如下:
DlnCZSRt=0。0674+0。467859DlnGDPt-0。04146ecmt-1
R2=0。611R2=0。569DW=1。932
通过上述估计表明:财政收入并存在反向误差修正机制,其变化不仅取决于取决于上一期财政收入自身的变化,还跟当期GDP的影响有关。本文采取指数平滑法对2013―2050年的GDP进行预测,由于预测第t期的lnCZSRt时需要第t期的DlnGDPt值,再代入上式便得到未来年份的财政收入。
(三)针对缺口的财政补贴方案设计
按照债务偿还以缺定需“的原则,测算养老金缺口出现在2023年,补贴方案的设计只考虑2023―2050年。可以以下列三种方式进行解决:当期缺口,当期解决方式(方案1);债务分摊。均衡消化方式(方案2);缺口分段。负担分段方式(方案3)。
1。按照方案1进行解决,债务负担比率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76百分号,从2023年开始逐渐上升,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该方案补贴负担率与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趋势比较明显。与国家当前实缺实补“的补贴方式相类同,采用当期缺口由当期解决的债务分担方式如果缺口规模测算与制度实际运行出现差异化,将会对缺口年份的政府财政预算造成巨大困难。
2。按方案2进行设计,债务负担比率约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96百分号,如果均摊2023―2050年这28年的养老金累计债务,每年则平均需要消化9460亿元,2023年将成为财政补贴负担额最高年份,以后逐年降低,2050年成为补贴负担额最低年份,补贴负担率为0。88百分号。该方案间接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前期会对国家财政造成一定负担,但后期会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提高而降低财政负担。
3。按方案3进行补贴,将2023―2050年这28年时间分为6段,从2023年开始逐渐上升,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占财政收入比重约为5。85百分号/年,以后逐年降低。对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各年度财政支出来说,该补贴方案也会造成一定压力。上述三种常规方式会导致不同时期的财政补贴负担倚轻倚重,而2。34百分号是若上述三种方案下养老金缺口的财政补贴负担率的平均值。假定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规模大体平衡,未来时期国家财政实现平衡预算,此时养老金缺口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财政收入负担的缺口比例接近平衡。因此,2。34百分号的比例是比较符合未来时期财政每年需负担的养老金缺口,而如果进行测算未考虑其它变动因素,实际比值将会大于2。34百分号。
二。应对未来时期基础养老金面临的财务缺口的建议
首先,目前,中央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直接负责,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运营固定拨款机制形成的储备金。在2001―2011年11年中,社保储备基金在理事会的管理下年投资收益率高达9。17百分号,如果在扣除2。14百分号的年通货膨胀率后,投资收益率保持在7。03百分号,净收入增长十分明显。故未来时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仍就可以对养老金的专门补贴机制形成的战略储备养老金进行管理,并负责基金的具体运营和投资。
其次,建立稳定的养老金补贴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未来时期养老金缺口根据测算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34百分号,这就证明了财政支付养老金缺口方式可行。而目前现阶段财政主要采取实缺实补“对养老金缺口进行补贴方式也间接导致参保职工选择退保或提前退休,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养老金拨款机制,从财政合理支付的角度出发,形成储备养老金,做到未雨绸缪。
第三,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机制。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机制,从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是社会保障发展与完善。政府公共预算的客观要求。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是目前由社会统筹形成的,财政支出项目中列支的社会保障支出被分散到各个项目当中,养老金等社会保险基金只是尚未纳入预算内管理。近年来,湖北。广东。河北。福建等地在预算的编制。执行的操作上取得一定突破,进行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探索,但仍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设立养老金专门账户并实行收支独立核算是未来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方向,这样有利于对养老金盈亏部分合理调配利用。
第四,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逐渐向国家级统筹过渡。当前全国有14个省份养老金出现收不抵支,各个省份和地区由于省级统筹导致的养老金收支差异很大,例如2011年黑龙江有182。8亿元的基金缺口,而广东实现基金结余518。6亿元,但全国养老金收支却总体结余。因此,较低的统筹层次不利于发挥养老保险的统筹调剂功能,应当及时解决养老金收支地区差异,尽快将统筹层次提到国家层面,增强养老金在地区之间的调剂能力,避免未来大规模缺口的到来而将导致养老金财务机制面临更大的危机。
养老金财务平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