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
一。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及特点
1。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医院内外环境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导致在获得财务收益时,实际获得的财务收益与预期可获得的财务收益发生重大偏离,从论文网而出现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医院的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医院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的风险。财务风险正逐步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转,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2。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其具体表现为:工作量的非预期下跌;医院规模异常扩大;医院盲目多元化经营导致不平衡增长;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贷款;医院内部缺乏监督机制,使一部分管理者损害医院利益;业务收入持续下降,缺少运作资金等等。
(2)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由于利润分配活动而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风险。
(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是未来的财务活动毕竟存在两种可能,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未实现预期目标,因此,两种可能结果并存。
(4)可变性。则务风险的可变性是指随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财务风险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财务风险也会发生变化。
(5)相关性。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财务核算过程,与资金运动相关的业务都会引起财务风险的发生。
(6)依存性。财务风险损失的另一面就是财务风险收益,在特定的条件下,财务风险损失和财务风险收益是一体。共生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1。外部原因
(1)政策风险。医院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而引起的风险。如对某种药品原材料的限制使用会导致药品价格上涨;收费标准的变更,增加了医院的负担;个别项目成本高于收费标准,医院继续开展这些项目无疑是亏损经营。政策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非市场性和涉及面广等特点。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资本市场上利率变动而使医院在筹集资金时可能蒙受的损失。具体表现为医院在不适当的时间用不适当的筹资方式筹集了资金,使医院支付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资本成本而蒙受经济损失。
(3)技术进步引起的价值风险。原有实物资产会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因此应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评估,按现值进行管理。其次,购买进口设备也有价值风险,如国内货币贬值会增加其采购价格。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合同造成的风险。医院收治医保病人将要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这部分债权不能如期足额收回。此外,医院在日常诊疗过程中,还得承担一些社会弱势人群。突发事件的抢救。无主病人的诊疗等产生的欠费,这类情况也属于医院的财务风险。
2。内部原因
(1)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内部控制是一所医院财务管理之中十分重要,而且作用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出职能作用,医院应当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并根据本医院的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系统实现高效运行。然而,目前许多医院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导致财务风险十分容易发生。
(2)医院总体管理水平滞后。目前,随着医院外部宏观环境日趋复杂,医院财务管理的手段却相对较为落后,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不足。财务管理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了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等。由于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仅反应滞后,而且采取措施不力,由此更易导致财务风险。
(3)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目前,医院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缺乏整体地考虑医院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医院风险管理的效率。另外,大部分医院尚未建立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体系,现有的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薄弱。
(4)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导致高风险。医院的资产总额很高,但变现能力较弱。即使是流动资产,如药品及医用材料,虽然价值很高,但基本无法在短期内变现。尤其是近年来,医院为减少存货的资本,大量拖欠药品款,使医院的现金流量状况十分脆弱;绿色通道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医院人道主义的宗旨,使医院的坏账率居高不下,而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无法收回的坏账。由此导致的财务风险己经成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三。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
1。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通过纵向分析,横向比较,搜集与本行业有关联的信息,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才能有效降低和规避因外部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2。提高医院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
必须从转变医院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提高医院管理者。财务人员和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全员配合,共同在医院收支的各项环节强化对医院财务进行监督管理,逐步塑造加强财务管理的良好氛围,进而实现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有效运行。财务人员是处理会计信息及进行会计核算的当事者,他们对于财务风险既能及时发现,又能起到为领导提供建议的参谋作用。为此,首先要通过培训和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其次要经常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制度,研究新问题,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要对会计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其政治素质。只有人人都形成现代的财务管理意识才能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提供精神支持和理性思考。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医院应积极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如在财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制度,并彻实贯穿执行,从而防范财务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履行审计职责的职能,对财务活动中的违规问题进行检查,防止违规操作。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增加医院财产的安全性,还应建立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控制点,把各项业务划分到具体的工作岗位,给予每个控制人员相应的权限,尽可能的减少错误事项的发生。
4。优化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的确定是医院财务方面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没有发展资金而又必须购买设备。技术扩大医院规模时,适当的负债经营是必然选择,这可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降低了医院的综合财务成本。但如果负债比重过大,负债的破产风险就会大于财务杠杆带来的收益,加大了医院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医院应明确负债与资产的比例规模,在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最大化的同时,使医院的财务风险最小,最终促进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优化资产结构能有效化解和抵御负债风险。如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技术改造时,应采取加速折旧补偿。提取风险补偿金等措施;进行短期经营性负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提取技术项目开发基金。坏账准备等;在资金不足情况下,应减少存货,降低库存;固定资产闲置过多,短期内不能发挥作用的,应进行适当处理;若项目有较好的预期回报,就应向外筹集新的资金。
5。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医院要更新预算管理观念,通过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和机制。医院应当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定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以此保障资金支出有预算可依。但也要避免过繁过细。如果医院预算对极琐碎的支出也做细微的规定,就会使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自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率。一方面要使预算更好地体现医院整体目标规划,另一方面应适当掌握预算控制的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结语
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深入,医院在获取自身发展资金的方面,越来越依靠自身,从最初的政府全额投入,到目前小额投入,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由原来的无风险管理转变为现在的风险管理。为此,医院的财务管理者们应把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是改善医院财务管理现状的有效措施。医院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合理确定医院发展资金的需要量,正确选择筹资渠道与方式,力求降低资金成本,综合分析考虑各种筹资渠道和方式的优劣,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选出最佳的渠道和方式,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将财务风险化解或降低到可承受度之内,增强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才能确保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浅议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