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文章介绍了现阶段境外投资的基本情况,针对市场服务型。出口导向型。技术采取型。资源开发型四种境外投资类型,提出构建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境外投资的扶植力度,明确境外投资的定位。
1现阶段境外投资基本情况
境外投资的发展历史始于改革开放之初。但当时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大,外汇资金短缺,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是国有企业),国际市场经验不足,因此境外投资主要是设立贸易公司或者窗口公司,投资规模较小。20多年来,境外投资由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境外投资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到1998年底,境外企业数达到5666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为63。3亿美元。从1979~2001年底,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84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境外投资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模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体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投资地区多元化
中国境外投资原来都以港澳投资为主,到2005年底已经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亚。非。拉美新兴市场投资很快。截止2004年底,在港澳合计设立境外企业2856家,中方协议投资43亿美元。
1。2投资目标多元化
传统的境外投资的目标大多是以设立贸易公司并将进出口贸易环节内部化,或者设立开发公司并将原材料(包括资源)供给环节内部化。当前境外投资目标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一是市场服务性的投资,即通过投资建立完善的国际营销及服务网络。如温州的月兔电器集团公司在西班牙设立公司,为出口的空调提供零配件和售后服务。这种境外投资的目标是产品服务环节的内部化,可以视为进出口贸易环节内部化目标的延续和深化;二是出口导向型的投资,即在出口市场或者出口市场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主要设备。原材料由国内供给,产品一般在境外销售。这种境外投资大多是边缘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向其他国家的转移,符合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三是技术获取型的投资,通过投资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获取上游技术。如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在美国设立依斯泰克有限公司,进行CDMA技术和产品开发。
1。3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20世纪90年代起,民营资本境外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4年已经达到60百分号,其特点是规模较小但是效益普遍很好。这一点与国有企业恰恰相反。
1。4投资方式多元化
除传统的新建投资外,大多数企业在境外投资选择合资。参股的方式。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并且不易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容易取得优惠待遇,减少投资风险。同时,在经营上较少受到各种限制,有助于打入新的市场。
上述的境外投资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并非偶然,它是在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因素下产生的。如果把的境外投资过分简单化。或者模式单一化。或者过度强调某一种所有制形式或者投资形式都不利于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不利于境外投资的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境外投资宏观管理框架,必须从经济规律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境外投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2构建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
境外投资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和满足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需要。目前境外投资基本战略目标应该以下述三个方面为主:第一,获取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资源,主要包括日益短缺的铁矿。石油。木材等;第二,发挥比较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成熟技术和设备进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出口创汇;第三,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高精尖技术,进入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发挥后发优势。
这三个目标应该作为构建境外投资政策的重点和制定境外投资行业政策。国别政策的准绳。对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外贸。财政。金融。外汇等配套措施上不同程度的差别待遇“。这种情况有的是历史造成的,有的是源于认识上的误区,有必要将境外投资的门槛统一到这三个基本战略目标上来,实施境外投资管理的国民待遇“。
与此同时,应该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的管理模式,这是境外投资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境外投资战略目标的有效延伸。我们可以按照基本战略目标将不同的境外投资项目(而不是境外投资主体不同)分类,从而确定政策支持。限制乃至禁止的对象。一个药房抓药“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需要。适应多元化的投资目标,一是要尽快制定境外投资的行业政策,并尽快建立境外投资产业目录,明确鼓励那些资源开发型。市场服务型。出口导向型和技术获取型的境外投资。二是要把跨国并购和传统的新建投资在管理上区别开来,尽快制定通过跨国并购进行的投资适用政策和程序。三是要制定境外投资的国别政策,优先选择那些经济互补性较强。市场相对完善金融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国别风险。
实施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可以部分地解决资本管制带来的一刀切“问题。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特定背景下,实施了禁止购汇用于境外投资的临时性措施。这一措施对于有效遏止境外投资项下的集中购汇和资本外逃。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禁止购汇的一刀切“措施虽然限制了投机性资本的流动,但也限制了正常的境外投资外汇需求。而实施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可以对跨径投资者进行甄别,以保护投资者,打击投机者。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