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配比关系机会成本价值创造相关成本
摘要:本文通过对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配比关系的思考,提出了现行的财务指标设计中存在收入成本费用与利润之间不配比的缺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和盈利预测造成了不良影响,作者认为应从收入的形成原因出发,综合考察与收入形成相关的账面成本。相关成本和机论文网会成本,并从价值创造分析的角度出发,对现行成本进行重新划分,在此基础上实现收入。成本费用的有效配比,以更好的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财务盈利预测。
现行的财务盈利指标多是以一定会计期间的销售毛利润或总利润与当期的收入或成本费用进行对比,拟揭示当期利润与收入的关系和当期利润与成本费用的关系,其中利润。收入。费用之间强调的是时间的配比,即要求当期的收入费用要结合当期的利润进行比较,主观上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会影响当期的收入,对此笔者产生了两个问题的思考即是否当期的收入取得只和当期的成本费用存在相关关系,如果收入的取得和当期的成本费用相关,那么是和当期的全部成本费用相关还是只和成本费用某一部分相关。只有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才能够弄清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为了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到底应该将当期的收入与哪些成本费用进行配比,才能够正确评价企业的现有盈利能力,既而预测未来的盈利能力
一。现行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配比关系缺陷
1。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要求在企业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结转当期的成本。费用。因此,在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条件下,企业核算当期的利润只能已销售产品的收入和已销售产品成本之间的差额,而对于未销售产品的成本则未纳入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核算,而是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存在。相应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时,多是以当期的经营收入比当期的成本费用来测算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由此所引发的后果则是可能与当期收入所配比的成本费用很小,而尚未实现的收入所承担的费用很大。这其中既有人为调节各期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因,又有经济业务本身所自发引起的。例如:企业在核算销售毛利率时,按照目前的财务指标定义是(销售收入_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在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时,该指标的数值是越大越好,但是联系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当企业实行低成本战略,大规模生产时,每一件产品的销售成本被降低,销售毛利率被提高,当企业销路不畅时,存货被大量积压,积压存货仅作为资产反映,存货所占用的成本及资金利息在销售实现前,对当期的利润没有任何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最终通过财务分析指标所得出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偏差。
2。经济事项存在滞后性的特征。例如:通过各种广告,人们对企业产品的认知有一个过程,今年的广告费用可能并不一定带动的今年的销售额的增长而是带动明年或者后年销售额的增长,企业每年所参加的各种订货会所发生的会务费等实际并不能带来今年的销售额的增长而实际是带来明年的销售额增长,而会计上把当期所发生的各种期间费用都计入了当期的费用来进行核算。在财务指标的设计过程中,一直以来,我们试图通过当期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既而实现当期利润与当期的成本费用可比性,而事实上,真正影响今年收入的成本费用有一部分是去年或前几年的费用所引起,会计分期的核算方式人为地隔断了这种联系,以形式上的配比掩盖了实质上的配比。以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分子是今年和前期成本所共同形成的利润,而分母仅仅为今年的成本,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预测时,以今年的成本去预测今年和过去几年成本所共同形成的利润,这样的预测又有什么可行性呢?此外企业为了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可以通过减少当期的广告投入,减少参加各种订货会,交易会的参加次数等,当期的成本费用下降了,由于前期的投入使得利润并不会立即下降,当期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了,呈现出一派利好消息,但是从长期看企业以后各期的利润由于前期成本费用投入的减少,将会呈下降的趋势。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在财务指标的设计过程有必要还原这种真实收入费用配比关系,正确反映企业的费用开销所带来的效益。
3。从成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来看,企业的成本可分为可创造价值的成本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本两部分。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的付出与企业的收入存在直接关系,顾客愿意为这部分成本支付价格,例如:企业的研发成本所带来的产品功能的增强,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使得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等;不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对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没有影响,顾客不愿意为该类成本支付价格,是一种无效成本,例如:企业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使得企业的废品率偏高,由于生产质量的不过关使得企业的质检费用大于优质企业等,会计上对于这一部分成本仍然是纳入了产品成本核算范围。由于可创造价值成本与不可创造价值成本在企业最终利润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应对这两部分成本与收入的对比关系区别对待。还是以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为例,按照现行的财务指标的计算方式=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理论上认为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耗费的每一元成本能创造多少的利润,该数值越高,说明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越强。如果将成本费用区分为可创造价值的成本费用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本,再对该指标进行分析,可发现该指标并非越低越好,而关键是要看到底是什么成本引起该指标发生变动。可创造价值的成本在企业最终利润的形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部分成本的发生能够被顾客所感知,顾客愿意为其支付高价,每支付一元的成本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只要利润的上涨大于成本的上涨,该成本的增加对于企业的盈利质量是有益无害的。特别是由于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一个相对指标,企业的管理者为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可能会放弃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但低于现有成本费用率的一些项目。以利润/能够创造价值的成本来对企业的盈利质量进行衡量时,代表了每一元的可创造价值成本能够给企业多少利润,反映了顾客对企业可创造价值的认可程度。以利润/不能够创造价值的成本则是代表了企业在创造一定利润时的无效损耗,不能够创造价值的成本与利润总额没有直接联系,是一种的无效的成本耗费,顾客不愿意为这部分成本费用支付价格。因此该指标的数值是越小越好,代表了企业对无效损耗的控制程度。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