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现代医院管理,深化医疗改革,笔者提出应在大中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并对这一提议作了深入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和谐。和谐要求天人合一,而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等医患之间的矛盾,正是社论文网会不和谐的表现。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应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问题,从而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逐步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加快医院的发展步伐。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在高级管理层中加设经济方面的人才,从宏观上管理医院的经济。即:设置医院总会计师岗位,主要组织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一。大中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政府职能。国有大中型医院是构成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其经营管理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来操作。因此,建立国有大中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对医院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深化医疗改革,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协调医患关系,争夺医疗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医院总会计师的概念
医院的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负责。总会计师是单位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主要工作是组织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总会计师制度对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保护所有者权益,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及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因此,国有大中型医院应适时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三。国有大中型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经济管理工作缺乏一盘棋思想
大中型医院业务量大,职能科室较多,从资金的取得到资金的耗用,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并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和医疗业务的全过程,不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宏观控制能力薄弱
大中型医院普遍都有职工上千人,资产总额。年业务收支达几亿元,年门诊量超百万人次,住院病人超万人次,每年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几百份,绝大部分经费依靠医院自身的业务收入来解决,经济业务复杂,有融资租赁。投资。非货币性交易。折旧。成本核算等业务。这些工作细小繁琐,需医院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精力去研究。分析。判断。未设置总会计师的医院一般由医学专家。教授担任院长,负责经济管理工作,其结果是医院重技术。重医疗。轻管理。多数医院领导本身就是医学专家。教授,在医学方面是业务骨干,是优秀分子,是各单位科研。学科带头人,他们除了领导职务本身的工作以外,还兼职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本身也存在专业技术提高的问题。有时,这些医疗。科研任务比院领导职务的工作任务还重,后者反而成为兼职,长此下去,会使医院宏观控制能力失调,不利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三)信息反馈渠道不畅
在未设置总会计师的医院里,各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一般要向主管行政的院长汇报工作,而院长不可能管理具体财务工作,这使各经济管理部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此下去,问题积累多了,解决起来难度会更大,整个医院财务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四)不利于医院对深层次的重大决策的实施
医院经济效益的好坏与管理息息相关,而管理又离不开会计。未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决策上缺乏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一般由院长办公会决定。一周一次的院长办公会要讨论的事情较多,具体研究经济工作的时间却很少,不可能让管钱。管物的科长充分发表意见,很难及时实施一些重大决策,如:财务规章制度的制订。单位预算的审订。大型设备购置合同的签订。房屋建筑物的建造。筹资等重大问题的论证。决策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