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结合浙江省温州地区中小企业开发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审计内容和方法。
关键字: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审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近年来,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已由单项论文网处理向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由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不少地区和行业,已把会计电算化定为会计工作升级的条件之一。此外,会计软件市场的出现,促进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商品化。通用化,有效地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总体上,会计商品化软件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率。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如浙江省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达到16。7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百分号以上,占整个GDP的83百分号。但在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上却不如人意(除了财政部门规定的发票管理系统以外),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其原因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商品软件虽然功能较多,但不能适应企业的具体环境(如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经营的外部环境。企业生产规模。产品类型等因素),整体应用效果不很理想。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自我开发或委托有实力的专业软件公司开发自己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结合笔者在温州地区开发几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的情况,仅就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审计内容和方法作一介绍。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周期长。技术复杂。投资较大,如果开发的系统在技术。经济和管理上不可行,或新系统不符合系统目标,或在系统开发阶段没有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待系统运行后再进行修改,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时甚至无法实现。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和在开发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阶段和步骤,且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这些成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使整个开发工作有规律。有步骤的完成。系统开发审计就是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的审计。按照系统开发的周期,系统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因此需分别对每一阶段进行审计。
一。系统分析阶段的审计
系统分析阶段包括提出新系统目标。成立开发小组。可行性分析。现状调查。需求分析和逻辑模型建立。其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起确定系统的长期目标(2~4年)和近期目标(1~2年),以确保系统目标满足单位内外的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完成所要承担的会计工作,要符合单位财会人员的习惯,同时必须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效率;确定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联系和接口;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结构;确定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如CAD。CAM)的界面和信息联系。
2。确保各有关部门派代表参加开发小组并确定其熟悉所属部门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范围;检查项目负责人召开的重要会议,看是否均有各部门人员参加。
3。审核企业可以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及其来源。
4。与系统分析人员共同研究新系统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
5。复核系统分析人员取得的现系统的信息关联状况。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业务流程。信息载体和信息量等全部详细资料;审核所建立的新系统的目标能否满足其处理和控制上的要求。
6。向会计部门查询,确定该部门就会计处理的立场,审核有关的成本与效益的计算。
7。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起分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重点是数据流程图)是否满足会计和财务制度流程的要求,是否充分体现了用户的需求。
8。全面检查系统分析阶段的现状分析报告。可行性报告。会计业务作业流程图。输入输出和代码调查表。系统分析说明书等文档是否完整。正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