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传统以账簿体系为核心的会计核算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为账簿体系虚拟化。记账过程虚拟化。对账环节不复存在。账务处理流程一体化。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形式;影响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论文网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它规定了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企业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上的需要来选用其中一种。这些会计核算形式的不同点,集中体现在如何登记总账这个问题上。其共同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第二,处理流程重复,数据核对工作复杂;第三,处理周期长,信息传递。反馈慢,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后是否还有必要完全照搬手工会计下的会计核算形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并不是会计数据处理本身所要求的,而是手工处理手段的局限性所致。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产生上述这些具体会计核算形式的客观限制条件不复存在了。
一。账簿体系虚拟化
1。账簿的本质。账簿,作为存放经分类汇总的会计数据的载体,是一个承前启后。不可缺少的桥梁与纽带,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账簿问题。手工会计离开账簿,其会计报表的编制便成无本之木。无水之鱼。簿籍只是账簿的外表形式,账簿的内容则是账户记录。账户就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归集而设置的单元。在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的生成仍然离不开账户这样最基本的存储单元,但账户的存储并不一定要借助于账簿来完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账户记录与纸介质呈现出分离的趋势,纸介质不再作为账户分类和汇总数据的唯一载体。实践已经证明,在磁。电。光等介质保存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人们需要的各种核算资料尽可通过调用这些介质上的数据库文件并加以显示,完全不必使用纸张作为账户记录的载体。既然账户记录可以完全与纸张分离,那么手工会计中关于账簿的定义也就不存在了。
2。电算化系统中的账簿实际是虚“的。所谓虚“,是指磁盘上一般并不存在账,更不是一个手工账对应一个磁盘文件。账簿上反映的数据不外有两类,一类是发生额,另一类是余额。作为记账对象的发生额数据,来自于记账凭证,而作为记账结果的期末(或期初)余额数据,则是在账簿被登记之后形成的。所以,账簿记录只不过是记账凭证上账户记录的分类。汇总罢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期末余额也就唾手可得了。因此,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地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理论上说,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可见,在电算化系统中,账簿“仅仅是沿袭了传统会计的概念而已,其本质是虚拟化的。
二。记账过程虚拟化
记账,是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自会计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映射和打上了记账“的烙印。所以,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似乎成了会计的代名词。然而,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过程,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这里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如果有错误,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所以,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环节完全可以取消,即平时不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只将记账凭证保存在一起,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当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同时,这种瞬间成账的方式也使会计报表瞬间形成成为可能。至于很多财务软件所提供的记账模块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习惯,即只有先记账才能查询和打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