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探讨
一。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用户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使得中国互联网市场取得了迅猛发展,互联网大国“的规模已经初显。无疑,今后将是互联网的天下,而这电子商务将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就目论文网前而言,已有430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应用电子商务的方式主要以B2B为主,以B2M。B2C和B2G等为辅。而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交易覆盖广。交易协调性强等一系列明显的交易优势,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缩小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传输和处理,开辟了世界范围内更为公平。公正。广泛。竞争的大市场,为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了能更好地满足各自需求的极好的机会。
但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电子商务在国内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带给消费者购物便利的同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各地电子商务投诉约93600起,完善电子商务诚信机制迫在眉急。
二。电子商务存在诚信问题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维持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的基础,电子商务也不例外。但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使得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诚信问题的规律。表现形式等与传统商务活动有所不同。1998年第一笔网络交易诞生以来,电子商务已经历了15年历程,但发展速度。效益依然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正是电子商务诚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认为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可以下面三个方面概括:
其一,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注册信息被泄露。目前,网上的许多服务都是免费的,如免费电子邮箱。免费成为会员以接受一些服务等。然而当我们接受这些服务时,必须要做的就是填一些个人的基本信息,虽然服务商说是为了便于管理,但也存在着服务商把这些信息挪用及出卖的非法信息利用情况。
其二,网络欺诈盛行。具有可分为两方面:
①来自消费者的欺诈。电子商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网上订货。网上支付,甚至是货到付款等便利的同时,也给销售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来自消费者的风险主要是货到不付款和消费者的虚假订单,特别是虚拟物品。
②商家的欺骗和欺诈行为。有些网站发布虚假信息,利用虚假的公司名称。地址和低价的商品等诱导消费者,待其向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款项后便不知所踪;还有就是假冒商家的欺诈行为。一些商家利用别人信誉度高的店铺假冒销售者,混淆消费者的判断,假冒销售者进行欺诈。
其三,所售商品质量低劣。由于消费者在采用网络销售途径购买商品时,难以在下单之前接触实物,可能会购买到品质低劣的产品或有瑕疵的商品,蒙受经济损失,且这种行为不易事先预防。顾客在网上消费存在一定的不可控风险,致使部分消费者规避。
三。电子商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交易缺乏法律的保障和制约
尽管早在2004年8月,国家商务部就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明确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在以后10年内先后由不同部门颁布诸如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电子商务不断发展,新型交易类型不断出现,制度的完善滞后于交易形式的变化。
(二)交易双方的身份不明,无法辨认是否是欺诈
网络平台交易双方的身份不明,这为部分不良商家和诈骗团伙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买家因很难识别对方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不得不承担一定的交易风险,而商家的非正当行为却减少当面识破的概论。
(三)国内个人及社会商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产生与国内个人及社会商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有着巨大联系。由于不诚信行为不会被记录到信用体系中,并对以后的贷款。担保。透支额度等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降低不诚信的成本,间接纵容了部分商家的不道德行为。
四。改善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且具指导性的的电子商务法案
配合现有诸如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电子商务法律,颁布具有指导性和概念性的电子商务法案,形成全方面覆盖电子商务交易内容的法律体系,并导向性的引导企业维护市场诚信氛围,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名注册交易双方信息
交易双方应在指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实名注册真实信息。交纳足额保证金,在系统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正常交易。以确保交易双方的财物安全。并可通过交易后相互评分的方式,评价对方的诚信;为以后,其它交易者提供有用信息。
(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
由于信用卡的普及,可将银行信用卡和网上交易信用相绑定,利用交易后相互评分的机制和信用卡消费记录共同评估拥有者的信用和偿债能力,以便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实现对网络交易的保护。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