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构建财务公司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29-02

中国财务公司行业经过十余年的积累,目前已初具规模,国内共有财务公司八十多家,资产总额上千亿。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央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论文网内部控制指引,以指导金融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工作。财政部也相继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等试行制度,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也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表明在内部控制规范化方面进入实践阶段。而如何构建完善的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财务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目的

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时间还不长,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正处于摸索阶段,内控思想并不完全正确。主要表现在:概念上不统一,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控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就是稽核部门。审计部门或管理层的事,与个人关系不大;内控制度不完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从总体来看,财务公司内控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够充分,在会计制度中所体现的内控措施落后,如:在电算化条件下如何防范风险等问题;核算程序未形成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监督机制弱化,缺乏评价指标。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多年来,一直很重视会计监督与金融监管。但随着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监督机制滞后情况严重。

二。按照相互制约原理,建立科学的会计内控制度体系,完善会计核算程序

目前,各金融企业面对严峻的金融形势,应加大整章建制的力度,根据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及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按照分工牵制。授权制约原则,充分考虑制度的严密性。有效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并充分发挥四性“之间的能动作用。结合自身经营的规模和业务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内控制度,并相应制定内控制度实施细则,使会计内控制度形成体系。如:严格双人管理印鉴制度,营业后必须入柜保管;款项支付账簿记载必须以真实。有效的原始凭证为依据;重要会计事项实行会计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制度;及时做好财务对账工作;严格结算复核制度;营业终了,检查各级科目余额。发生额是否准确等。

会计核算体系。核算程序是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中心环节。尤其是对财务公司的结算业务。结算要建立一套严密的。呈刚性约束的会计操作程序和账务处理系统,以强化会计内控的约束力。要严格规范会计操作流程,尤其是对其中的一些重点环节,要严格按制度执行,不能凭习惯办事。如结算单位到贷款业务,必须收妥款项后再放贷。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新的内部会计控制,要求对会计工作中的管理。技术。操作。核算各方面进行控制。例如,我公司复核单据业务,在开通网上银行情况下,变集中式事后复核为实时复核,保证会计业务准确,资金安全。尤其是鞍钢财务公司开展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后,资金结算量大大增加,转账付款业务繁多。一旦记账人员出现会计差错,复核人员没有进行及时复核,就会影响资金安全,造成严重后果。

三。加强岗位内部控制机制,实现岗位间的监督制约

(一)提高单位领导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单位领导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单位领导者抓起。首先,要加强对单位领导者进行相关会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其诚信意识。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教育,以增强其遵守财经法规意识,争取其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此推动会计工作规范的开展。其次,按照会计法规定明确单位领导者是会计信息责任的承担者,强化单位领导者的会计责任和法律责任,督促其加强会计管理。再次,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力度,重点追究造假单位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尤其是追究指使。胁迫。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领导者的法律责任,从而增强单位领导者的责任意识。只有单位领导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二)强化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要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定会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防止和避免对会计工作的干扰,创造制度化的内部环境,既能够监督制度执行者的行为,也能约束增强会计人员的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有利于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发挥,从而起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三)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和选人用人制度。按照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现金。有价证券与账务记录相分离,会计审批与核算分离;账务处理与稽核相分离等,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业务性质与合理负担的要求设置记账。复核。事后监督等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相互制约。对会计内部控制形成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业务重要岗位可以实行双人。双职。双责操作,对于因业务需要而单人单岗处理业务的,必须有后续监督机制。以我财务公司为例,对开户手续齐全的单位,在进行开户处理时,需两人共同监督完成开户事宜,防止出现疏忽漏洞;对会计的日常业务,设置事后监督岗位。第二道防线:以各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为主。禁止会计人员一人从事两个以上重要岗位的工作及越权处理业务,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四。落实岗位责任,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监督

建立会计内控制度责任制,落实各岗位风险责任。同时内部稽核部门要进行定期稽核,这也可以说是会计内控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内部稽核部门对各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使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管理流程相匹配。内部会计稽核主要为(一)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二)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三)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四)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当然,随着电子银行。会计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现行一些监督方法与控制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今后的会计监督主要应适应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提高监督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风险防范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根据会计法的立法宗旨,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作为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应协同各地政府对会计体制的改革采用宏观调控。间接管理的方法,因地制宜地推进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建立。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完善成熟的会计法律不仅可以遏制和减少会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而且可以防止会计人员信用意识沦丧和职业道德败坏。当然,也要通过立法制约会计人员的违规行为,保护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使会计人员从一定程度上摆脱单位领导者的非正常干预,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金融问题出现的关键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不落实。因此,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强化会计人员行为准则,形成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通过业务培训。定期轮岗学习等多种手段,提高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运用激励与约束原则,调动人员积极性。把人的潜力开发调动起来,才能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创新与进步。

五。重视会计分析,健全内控评价指标

会计内控制度有着很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各单位要适时地进行规范和完善,对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度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控制环境的变化,充实新的内容,增强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会计人员岗位和职责要合理化分,要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实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规范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会计核算监督的全过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使各项业务处理都置于内部控制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应该执行哪些评价程序。遵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样的评价形式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能有现实的可运行性和有效性。目前,大部分金融企业对内控评价指标都没有重视,内控评价指标处于一种空白状态。我财务公司已经起草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着手对内控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完善健全。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是最基础部分,金融机构应加强会计控制体系,防范金融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较小范围内。

作者单位:兴业银行广州顺德分行

作者简介:黄幼文(1976--),女,安徽凤阳人,兴业银行广州顺德分行零售综合管理部总经理,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财务。

浅议构建财务公司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上一篇:浅议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茬问题及完善措施【5103字】
下一篇:浅论大庆油田技术服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2180字】

预算控制与企业内部會计...

预算单位會计制度改革调查研究【2275字】

预算會计茬实务工作中的问题探析【1891字】

预算會计和财务會计相结合的解读【3103字】

预算會计发展對抑制腐败...

需求导向型财务會计教育...

长江电力资产重组會计案例研究【4578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