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
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信息才能发挥作用。按国际会计准则,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四项基本的质量特征,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其中对会计主体会计政策影响最大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资料要论文网成为有用,必须具有可靠性。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资料就具备了可靠性。可见,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就没有价值可言。
同时,资料还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当资料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件或者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资料就具有了相关性。同样,离开了相关性,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来说也是毫无用处。
会计工作者的目标就是为信息使用者尽可能地提供具有高度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依靠会计信息作出合理的决策。但事实上可靠性与相关性难以达到统一,因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一定质和一定量的会计信息,实际上是可靠性与相关性相互斗争与相互妥协的结果,相关性的加强会导致可靠性的削弱,而可靠性的提高又以牺牲相关性为代价。极为可靠的会计信息如果不相关或极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可靠,对于决策都毫无意义,所以信息提供者必须既考虑相关性,又要考虑可靠性,同时由于两者之间难以统一,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也只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同程度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组合就构成了对同一会计事项会计处理的不同会计政策。
二。两者的矛盾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会计政策制定者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不同重视程度,导致了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某一会计政策,取决于政策制定者是重信息的相关性还是更重信息的可靠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论证:
1。利润的计量
一般有两种利润概念,一是会计利润,依据交易观,通过对报告期内每笔交易进行确认计量而综合得出的利润,由于报告期内的各笔交易已发生,交易事实客观,交易结果是确定或相对确定的,因此对交易进行的确认计量过程是客观并可验证的,据此得出的利润即会计利润也是客观可靠的。但会计利润的相关性却值得探讨,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依据交易观确定的会计利润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对资产计价的影响部分,它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为其所有者赚取的真实财富,因而它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的相关性较差。为了提高利润信息的相关性,就应剔除会计利润中包含的物价变动对资产计价影响的因素,但相关性的提高并不是靠会计工作者的努力就能达到,它必须以降低信息可靠性为代价,以可靠性换取相关性,得到具有较低可靠性和较高相关性的另一种利润概念,即经济利润的概念。经济利润以实物资本维持观为基础,是会计主体在其实物资本得到维持后取得的利润,这样的利润概念就剔除了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为所有者赚取的真实财富。这样的利润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无疑是非常相关的,但要确定会计主体的资本维持相对比较困难,要考虑资产的市场价值,而影响资产的市场价值的因素很多,会计人员很难准确确定,因而经济利润的可靠性较差。以上分析可见,无论采用何种利润概念,都不能同时很好地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虽然目前会计上普遍采用会计利润,但今后计量手段提高能使经济利润的可靠性得到加强,也可能强调利润信息的相关性而采用经济利润。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