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主要执行着社会公益服务的职能,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重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已成为事业单位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会计核算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取得可靠的决策依据。因此,确论文网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有效地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事业单位规范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一)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并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其真实性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具体信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率等相关的可靠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随着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涉及到的资金用途也越来越广。在财务管理中,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只有通过规范会计核算,及时并准确地对财政资金收支。事业收支。经营收支。专项支出。专用基金等进行合法合理的确认和计量;科学编制部门预算;确保会计核算和部门预算口径一致,才能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规范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对财务管理缺乏了解和认识,未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经济责任等相关制度,使会计核算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主要表现在:审批流程不严格,对原始凭证把关不严谨。购买商品前没有货比三家,而选择指定的一家供应商;取得的发票品目与实际购买的实物不符;购买的实物未开具明细单,无验收人,未办理入库手续;发票上的内容不全。漏盖发票专用章;没有按要求完整地填制原始凭证;以上现象必将造成会计信息无法反映实际的经济业务,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预算执行不力
部门预算工作是事业单位整个经济活动的基础,只有科学地编制部门预算,预算执行到位,并规范地进行会计核算,才能使??计核算的结果准确有效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但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紧,部分事业单位往往因为准备不足,财务部与业务部门之间又缺乏沟通协调,导致预算编制随意性大。各种指标无法得到充分认证,可信度偏低。预算一经批复,须严格执行,但在日常收支活动中,预算执行不到位,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脱节。主要体现在:预算与实际收支不协调,预算执行不力。资金额度未分配落实到各业务部门,缺乏综合统筹平衡地分配,造成各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不明晰。会计核算中,发现部分经费互相挤占挪用;某些业务部门还积压预算资金,导致年初预算执行率偏低,执行进度慢,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
(三)经费支出核算不规范
经费支出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规范经济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但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明确区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出现二者的混淆。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支出核算科目与实际发生的业务内容不符,与部门预算科目口径不一致。未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整理和分类,辅助明细科目未按照财政部设置的标准进行核算,科目运用不恰当。势必会影响到部门预算的执行结果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缺乏监督措施
会计核算正踏入发展期,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力度,采取监督措施。一些事业单位由于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等原因,未设立内审部门,内部约束力不强,监督形式化。监督不到位,使财务人员得不到及时的管控。当财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违反职业道德时,将给单位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因此,这种不严谨的会计核算工作环境,不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为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首先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使会计核算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体做法:第一,根据单位机构设置等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审核审批流程。明确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明确重大的经济业务事项需要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并联合审批;明确单位相关负责人的审批权限和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第二,明确规定稽核人员必须认真细致审核每一笔原始凭证,检查发票信息是否有误,有无漏盖发票专用章;必须衔接互联网并登陆国税的发票真伪查询系统审核发票真伪;坚持原则,对于虚假发票,错填漏填或者伪造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涉及到商品采购必须同时附上明细清单。进仓单及出仓单。第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一次性达到政府采购的标准,必须按照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严格执行。不属于政府采购的商品,也要求做到货比三家,优先考虑物美价廉的供应商。
(二)加强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在编制下年度预算前,应该对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进行全方位检查。通过分析研究上年度预算批复与实际执行情况差异,准确把握工作重点,确立资金支付的难易程度。第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应按照定员定额的标准编制。第二,依据执行的难易程度划分项目支出,对于结算周期长。手续复杂的项目,一定要早计划。早安排。第三,项目经费使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研究预算期内的每项支出的必要性以及支出数额大小的变化;测算各个项目的收支范围和标准。预算执行情况。第四,根据各个业务部门的实际情况分配年度任务,分配资金额度予各部门,并明确各部门的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标准。各部门要熟悉业务内容和工作计划,编制相关的小方案。第五,经过领导班子共同审议,最后由财务部汇总成单位的大方案,从而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与执行的有效性。第六,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保证会计核算合法合规,真实反映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
(三)规范经费支出核算
经费支出的范围和会计核算的标准须以预算为前提,并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要求进行核算,明确区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要与相关收入进行合理配比,同时各项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要符合规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事业支出应该与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相配比,上述收入原则上不能用于经营支出。事业支出的一级科目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辅助明细科目主要根据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资金指标分类。资金来源分类,对相关的经济事项进行精细化核算。
核算项目支出必须保证专款专用,不能挤占挪用项目经费。具体做法:第一,事前需了解项目的发展规划。目标,明确项目的具体业务内容。第二,根据项目完成进度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作对比,形成分析性报告。第三,全程实施监控,采用绩效问责制,以推进项目进程,促使项目核算达到预算执行率的指标。
(四)加强会计核算监督
事业单位种类繁多,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管理者需要转换思想,更新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必须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加强会计核算监督。建议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内审部门可采取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会计核算是否规范;检查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单位是否执行预算管理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评估财务风险。通过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严肃财经法规,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业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代表着国家发展的力量,通过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不同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尽早发现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合适的机制,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