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已成为经济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全。投资者信心。企业前途以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信息技术水平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揭示二者之间相关性的大小,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会计信息论文网质量。
[关键字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信息技术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信息质量,从字面上来理解,也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就像产品质量一样,如果不能符合既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这些产品就不能为消费者带来应有的效益。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利特尔顿在会计理论结构(1953)中提出正因为财务报表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反映企业的大量经济活动,所以人们通过财务报表就有可能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充分披露所有重要和重大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规则。“可见那时的界已经意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并提出了充分披露和重要性两项质量要求。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会计舞弊和造假频繁的现实社会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加受人关注。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使会计信息有用的特征,它是确定信息有用的成分,因此,它们是在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志。FASB在第二号概念公告中,第一次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项目系统地加以阐述并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与会计目标相联系。该公告认为会计目标应该是决策有用性“,因此,相关性是保证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同时,会计信息还应具有可靠性。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90年代发布的原则公告“中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可比性与可理解性。及时性和效益大于成本原则等。
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系统性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以会计原则的方式阐明了十二项基本会计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可比性。一贯性。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等。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原来的十二项会计原则扩展为十三项,增添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目前,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争论和探讨也十分热烈,葛家澍教授(2003)认为应当将的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上,会计信息质量应首先满足可靠性“,即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认为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应定位于决策有用“的也大有人在。
尽管分歧和争论仍然存在,但会计界对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特征的认同是一致的,即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程度越高,则会计信息质量越好,会计信息产品的可信赖程度越高。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界探讨的又一热门话题,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连续爆发类似安然。银广夏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欺诈案件,使得各方利益相关人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更为强烈。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性
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IT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渗透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已经产生深刻影响,不仅涉及会计行业的技术手段。核算方式。管理风格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首先表现为相关性和可靠性,FASB第二号概念公告中认为,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预测价值(PredictiveValue)。反馈价值(FeedbackValue)和及时性(Timeliness),而可靠性则包含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可核性(Verfiability)和中立性(Neutrality),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纵观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一般认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将这三个阶段与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所起的作用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阶段)被认为是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阶段。这一时期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以计算机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例如手工会计登账工作需专门的人员花费一个月不间断地进行统计和登账处理,而电算化会计软件基本都具备自动登账功能,一个月的凭证登账工作可在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大大缩短了信息生产成本,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因此,会计信息的提供更为及时,大大提高了披露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但由于会计电算化仅仅是手工操作的替代,除了提高核算速度,降低会计核算成本之外,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手工会计信息处理的内容,在手工完成交易与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工作之后,计算机所执行的,不过是重复简单的统计和汇总过程,因此,手工会计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如确认计量错误。制造假账。信息失真等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仍然存在,甚至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导致会计人员造假和从事会计舞弊的手段更加隐蔽,从这一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系统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ERP信息系统推广运用阶段)中,ERP系统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推广应用弥补了第一阶段的不足。作为一种富含创新概念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系统,ERP的价值链中包括相互协同作业的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维修服务。工程技术等,ERP不只是一个软件系统,而是一个集组织模型。业务流程。企业规范和信息技术。实施方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ERP系统不再完全依赖手工完成会计信息的初次确认与计量过程,由于各子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传递成为可能,大量的交易和事项直接通过系统内部传输完成。跳过了手工确认这一环节,人为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减少了,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三阶段(网络会计平台的建立与应用阶段)突破了前两个阶段没有解决的组织内部与外部信息沟通的问题,在因特网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会计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参与和使用会计信息的功能。一方面,不仅会计凭证,大量的原始凭证业务也无需依赖手工操作,直接由系统内部产生或外部提供,从来源上杜绝了只选择对企业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可能,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得各方利益相关者都能及时地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相关性。
可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薛云奎教授(1999)甚至认为现代技术对会计GM所起的作用犹如数字电视
频道与节目“一样,给会计领域带来了全新感受和不同寻常的反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