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频频发生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虚假事件,社会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虚假成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虚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字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会计信息虚假治理措施

1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虚假成因分析

论文网1.1融资需要

改革开放把所有的企业推向市场,企业一迈进市场遇到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公司也不例外,唯一可走的路就是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无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财务报告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要求发行股票必须保持发行前3年连续盈利,配股则应连续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一定比率;发行公司债券要求公司的负债率在一定比例之内,并且公司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向银行借款,若申请信用贷款,则银行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相关比率均有明确的规定。所有这些都是直接根据公司财务会计数据计算出来的。若达不到上述要求,公司则无法完成融资计划或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财务报告不理想,债权人则可能要求立即还债,公司将陷于被动局面。当财务状况不好或处在这些融资条件的边缘时,为了融资的需要,公司往往会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使之符合融资条件,从而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失实。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虚假的另一主观原因是本位主义与利益使然。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资产重组。转移国家资产。骗取银行贷款或社会资金。逃避国家税收甚至私设小金库“以备私用等自身利益,以开设多头开户。账外设账。关联交易和出具假凭证等手段编造虚假财务会计资料,来欺骗国家。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倘若造假完全源于利益驱动,那么,当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超额收益大于造假成本(被处罚的成本)时,造假就难以遏制。

1.2制度上的缺陷

的上市公司大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建而成,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政府急于公司改制,让没有上市的公司上市和已经上市的公司在股市上有良好的表现是其首选之策;而国有公司或者国有股权比重大的公司历史包袱沉重,效益低。资金不足,上市或者在股市上有上佳表现也是其可选择的上策,这时,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将表现为合作关系,处于一种合作状态。

但是,政府既是证券市场规则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规则的监督者和处罚者,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和处罚者,它必须为证券市场各利益主体提供公平和有效的制度保证,以保证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从公司方面看,由于授权关系。考核制度。用人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难以避免。而且公司本身具有信息占优的有利条件,财务会计造假便利可行。从这一角度上看,政府与公司又存在对抗性关系。

政府与上市公司既合作又对抗的双重特征反映在中国证券市场现实中,就是政府在对待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策略选择上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政府既不能听任上市公司造假,也不能够进行严厉的惩罚。不处罚将招致众怒,惩罚则股市低迷。政府在两难选择中,只好采取现实的。灵活的态度。股市低迷时,政府对上市公司造假多采取一定程度的默许;当招致众怒并影响到股市的健康发展时,不得不以权宜之计采取杀一儆百“的办法。政府所处的尴尬地位使其对造假者的处罚策略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上市公司造假策略选择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1.3注册会计师(CPA)以及事务所自身的问题

1.3.1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的生存环境使然

会计师事务所不是公益组织,而是提供有偿服务的营利性专业机构,因此,能否得到客户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有会计师事务所4000多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生存,CPA及所在事务所必须争取客户,因而不得不迎合客户的非分“要求,不惜违背职责。践踏信誉。降低审计质量。包容造假,成为证券发行人及上市公司作假的帮凶“。

1.3.2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不足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创立基础不好,先天不足。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创立之初大多挂靠机关,依靠机关而生,现在虽然脱钩,但是这种依赖性还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必然缺乏超然的独立性。

此外,CPA及其所在事务所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及诚信观念,都将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

1.4立法上的缺陷使造假者可以规避法律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法确立的核心制度之一,发行人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是一种强制性义务,它是保证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在该项制度下,当事人违反有关强制性规定,必然地导致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对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证券法的规定不够明确或者与刑法的规定不衔接。例如刑法第160条只对新证券法第188规定的证券欺诈发行行为确立了证券欺诈发行罪“,但是对新证券法第193条规定的因发行人应公告未公告上市公告书等文件,或者公告上述文件有严重虚假构成犯罪时应如何定罪量刑,刑法还缺乏相应的条款。立法上的缺陷,既造成执法操作上的困难,又将使违法造假者有机可乘,规避法律的制裁。

1.5处罚不严,打击不力

虽然各类经济法律对伪造。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法律责任作出了具体规定,但从被查处的案例看,惩处的方式主要是罚款。吊销执照等行政处罚,只有像琼民源“。红光实业“等特大财务报告虚假案,直接责任人才被判处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单位或者个人因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给财务信息使用者造成损失被判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先例。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部分收益并没有因作假被揭露而受到损失。例如,海南省琼民源“公司1997财务报告虚假案,公司责任人以及为其出具含有严重虚假内容的审计报告的中华会计师事务所,都没有判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协助造假的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只是被处以警告和暂停从事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及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撤销该事务所;对在该虚假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付屏南。董向功也只是处以暂停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只有直接责任人沈中民一人被建议吊销CPA资格证书。这种简单的经济处罚和仅仅追究行政责任,并没有触动违法者的经济根本,显然达不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1][2]下一页

上一篇:上市企业會计信息披露问题及策略分析【4007字】
下一篇:上市公司會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的研究与分析【1815字】

预算控制与企业内部會计...

预算单位會计制度改革调查研究【2275字】

预算會计茬实务工作中的问题探析【1891字】

预算會计和财务會计相结合的解读【3103字】

预算會计发展對抑制腐败...

需求导向型财务會计教育...

长江电力资产重组會计案例研究【4578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