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献综述
2。1环保投资的定义
2。2 环境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
2。2。1 企业环保行为的动机研究
2。2。2企业环保投资决策及环保投资的策略选择
2。3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于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由于观察到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所出现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就此提出“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企业所有者应当与企业经营者相分离的观点,他们认为企业所有者保留对剩余劳动的要求权,而应当将经营权利委托给其他人。 从根本上来讲,之所以产生委托代理是因为委托方以及代理方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化利益。也就是说,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出现代企业,现代企业遵循委托代理理论,实行两权分离。
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他们认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他们的意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至最大的限度,减少所耗成本,与此同时,他们也希望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企业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的环保形象,那么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政府在财政方面给予企业的支持,还能取得更多的贷款途径。况且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这又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业绩,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即使企业的所有者能够了解被委托方取得的经济效益,但是实际控制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经理人,在自身的最大化利益面前,可能选择牺牲环境而追求短期利益。
3。2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理论被国内外学者通过多次讨论,最终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被大家普遍认同的是CSR理念:公司在创造利润以及满足股东利益的时候,公司也要承担起对员工、对社会和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真正被提出的时间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进入我国,在短短几年间,便迅猛的发展起来了。在各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定义中,均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企业的利益。然而,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承担起对于社会的责任。
本文讨论在政府的环境管制下,改善企业的治理机制是否能够达到“双赢”目标,即企业一方面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开展环保投资活动,使得经济与环保相协调[2]。
3。3研究假设
3。3。1公司治理与企业环保投资间的关系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即不同的治理结构因素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有着不同的影响。然而,企业披露的有关环境的信息的优劣通常受到企业在环境方面投入金额大小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具备良好的管理制度,那么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品质也将会提高。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5]。
(1)股权集中度。如果一个企业的绝大多数股份掌握在极个别人手中,那么拥有企业最多股份的股东就越是能够监督管理层。股权越是分散,股东对与公司的管理层的制约就越差。在我国,公司的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大多数股份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这些人便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通常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选择投资那些回报率比较高的项目。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往往为了盈利目的,而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选择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项目。所以,本文认为在我国,股权越是集中,企业越是不愿意惊醒环保投资。由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1:企业股权越是集中,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越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