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机制”是指其系统内部要素的结构、功能,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1]。“高校社会捐赠机制”是指高校社会捐赠系统内部各相关要素的律动作用联系或惯性作用联系及其功能。它体现的是社会系统中国家、政府部门、各组织和各利益集团之间与高校社会捐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及其功能。即社会制度(法律、政策、制度安排)与高校社会捐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及其功能;社会经济水平和发展形势与高校社会捐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及其功能;社会文化与高校社会捐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及其功能。   

本文认为,在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内部存在“双主体”要素。捐赠方是自愿将其拥有的财产赠与高校这一行为的主体。同时,受赠方并不是被动地等待接受社会捐赠,而是主动地争取、募集社会捐赠,还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投资和分配使用,以期所得捐赠款项能够保值、增值,发挥最大效益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主体。捐赠方与受赠方这两个主体在社会捐赠机制运行的过程中协同互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利用社会资金助推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

2.1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捐赠主体构成分析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的捐赠主体主要有基金会、个人(含校友个人及非校友个人)、企业、宗教团体以及其它社会组织。这些主体都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资金的重要来源,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从历史上看,校友捐赠对学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自己为母校捐款,还积极组建校友会来鼓励更多的校友为学校进行捐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类有组织的校友捐赠占慈善总收入的近25%。在1998年,校友的捐款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几乎占高等教育总捐赠额的30%,然后又逐渐下滑,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到2002年,校友的捐赠又回到了其在1988年的水平,几乎占捐赠总额的四分之一。在2004年,校友的捐赠更加显著,达到总捐款额的27.5%. [2](详见图1、图2)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捐赠数额不断扩大,越来越需要一种慈善组织来协调和管理社会捐赠的有关事宜。这时,基金会应运而生。它的诞生强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校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成立于1906年的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和成立于1936年的福特基金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基金会开始了对高校的大规模经济资助。(详见表1)

【表1】1959-2012年美国高校所得基金会捐赠数额(单位:亿美元)[3]

年份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数额

% 1.63

20.0 3.57

24.8 4.18

22.5 5.49

22.8 9.22

21.8 13.63

18.4 20.30

上一篇:利用木糖产乙醇酵母菌的发酵条件优化
下一篇:淮安市清晏园常绿植物调查与分析

长沙高校植物配置调查与研究

生物科学与社会专题研究...

当代人们生命伦理观的转...

转基因争论的社会学研究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