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叛逆心理促进了教育危机的警报的拉响 12
4结论与建议 13
5参考文献 14
6附录 15
附录一 15
致谢 16
1引言
叛逆心理,同时也可以称为抗拒心理,是指客观存在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是认识、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在青少年时期这一心理现象比较常见,这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和受教育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现在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处于中心地位,被全家所宠爱,以自我为中心。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但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想大多不成熟,又想表现出自己已长大,可以独立生活。从而抵触父母建议和在体育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影响课堂进程的情况就出现了。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件了解学生叛逆原因,进而访谈了云和县三所中学的400名初中生,30名教师,50名家长,进行数据的整理,利用逻辑法分析叛逆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其实,如果好好的处理,叛逆心理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消极心理现象,它虽然有消极的一面同时他也存在这积极的一面。但初中生除了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自我意识不够明确外,也没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因此消极方面是其常常表现出的特点,并进而影响到初中生的思想意识、学习活动效率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首先,学生优良道德品质会难于形成。叛逆心理的消极抑制性,使初中生不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人生和自我,容易造成他们信念动摇,思想混乱,义务感、责任感缺乏,荣誉感淡漠,意志衰退,行动消沉。其次,盲目的叛逆心理不仅不能激发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并且应付以及厌学的情绪容易使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出现漏洞,使今后的学习出现困难。最后,叛逆心理还导致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初中学生表现出或自卑、自傲或冲动任性或烈僻冷漠或洁沉自夸等不利的各种特征,因而导致其心理障碍,形成病态心理。总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教师,对叛逆心理的危害要做一个充分的了解,积极地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对教学手段充分合理的运用,努力的去消除叛逆心理,利用叛逆心理特点正面的影响体育教学,以实现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上快乐的学习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也是对执教老师的严峻考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云和县三所中学的400名初中生,30名教师,50名家长。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对初中生叛逆心理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进行了中外历史文献的查找研究并总结借鉴,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的任务和需要,分别在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资料室以及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工作。同时,查阅《心理学》、《学校体育学》、《教育学》等著作和期刊中与初中生叛逆心理和体育课堂教育相关的文献,了解当前初中生叛逆心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的依据。
2。2。2访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