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已有文献中围绕代际经济支持展开的研究比较多见,比如在利他主义动机下,公共支出和私人转移支付是相互替代的,政府政策可能会完全替代私人间的转移支付。但在交易动机下,公共转移支付不会替代私人转移支付,即如果子女向老人的转移支付是交换性质的,子女向老人的转移支付不会减少(Becker,1974)。尽管公共转移支付与私人转移支付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表明,公共养老金计划会部分替代子女的转移支付。89408
国内学者对我国新农保制度的分析表明,新农保降低了老人在经济来源和照料方面对子女的依赖,获得养老金收入的老人在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会有所下降,即“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有一定的替代性(张川川等,2014)。但在目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依然存在种种问题的情况下,论文网家庭养老模式仍然在农村地区占据主体地位。另外,国内学者对于家庭养老有不同的研究,比如杨帆、杨成钢从家庭结构和代际交换方面入手研究对家庭养老意愿的影响;杨阳以女儿参与养老为切入点对农村家庭养老变迁进行研究等等。而本文在通过实地调研,并参考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在社会养老逐步推行的情况下,家庭养老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未来家庭养老模式将何去何从。
[1]张洁。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问题的探究[J]。商界论坛,2013,(8):214。
[2] 阮梦丹,朱海伦。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调查研究[J]。农村社会保障,2015,(6):172-174。
[3]韩潇霏。农村养老模式建构探究[J]。商,2016,(12):73。
[4]杨帆,杨成钢。家庭结构和代际交换对养老意愿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6,(1):68-76。
[5]杨阳。农村家庭养老变迁研究-以女儿参与养老为切入点[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2):75-78。
[6]BECKER G S。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74,(6):1063-1984。
[7]COX D。Motives for private income transfer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87,(3):508-546。
[8]张川川,陈斌开。“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11):102-115。
[9]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J]。经济研究,2013,(08):55-67。
[10]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 经济研究,2013,(08):42-54。
[11]丁志宏。我国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J]。经济研究,2014,(04):101-111。
[12]刘学良。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9):25-37。
[13]张晔,程令国,刘志彪。“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影响研究[J]。经济学,2016,(2):817-844。
[14]刘一伟。互补还是替代:“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基于城乡差异的分析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6,(4):77-88。
[15]赵强社。农村养老:困境分析、模式选择与策略构想[J]。农业经济问题,2016,(10):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