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莫言的童年生活中,有饥饿,有暴力,有孤独。在敏感多忍的年岁,莫言却没能够得到足够的爱与关怀。莫言曾经说过:“苦难的童年是作家最好的学校”。[2]独特的童年经历深深影响着莫言小说的创作,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作中有一种“饥饿情结”
    莫言出生在五十年代中期,“童年给他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饥饿的痛感”。[3]成年后的莫言常常提到童年生活中所遭受过的沉痛的饥饿感,他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题为《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的演讲。在那场演讲中他提到了吃树叶、树皮以及啃食树干的童年经历,尤其讲到1961年春天人们为了缓解饥饿咯嘣咯嘣嚼食煤块的事件。可以想见,饥饿的痛苦是怎样折磨过莫言那代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童年的莫言,因为饥饿,偷食过生产队的饲料,为此差点被呛死在盛料的缸里;偷吃过花生,结果中了花生上的农药,差点送命类似的事件不少,因为对于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来说,忍受饥饿的无尽折磨是一件承受之艰难的事情,他们尚且不具备抵御欲望的能力,因此他们只会出于本能地去索取食物。另外,对于一个想要填饱肚腹的孩子来说,就算是用偷的方式来取得食物,这样的行为也是理所应当的,可以被原谅的。然而,偷食东西后的莫言却在被发现后遭到痛打以及人们的批斗,这样的经历无疑让莫言在生理和心理上遭受双重的折磨。
    “饥饿的记忆留给莫言的不仅是诱惑和痛苦,更是心灵的煎熬”。[4]儿时的莫言饭量很大,自己的饭食不够吃,常常还要连带着母亲的那一份一起吃掉,有时还要抢夺堂妹的饭来吃。这些事常常让母亲在家里受到冷言冷语的嘲弄。给母亲所带来的伤害,使莫言自责和悔恨,这比饥饿所带来的肉体折磨更加难以忍受。这样的情感体验,在莫言后来的小说创作中便转化为塑造伟大母亲形象的根本动机。《粮食》中的母亲伊在粮食匮乏时期为了养活孩子和婆婆,囫囵吞食磨坊里的豌豆以此来逃过生产队长的搜身检查从而偷得粮食,回到家后再跪在盛了清水的瓦盆前用筷子探喉把尚未消化的粮食吐出来,这样就使得孩子和婆婆都有东西吃。在《丰乳肥臀》中,另一位伟大母亲上官鲁氏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偷取生产队的粮食来养活家人的。
    童年中那种沉痛的饥饿感以及因饥饿而遭受的凌辱和创伤,使得莫言在很多作品中都“布满了阴郁的饥饿感”[5],这种“饥饿情结”促使莫言倾向于对“吃”的描写,并通过荒谬怪诞的儿童形象的塑造来传达内心深处对于饥饿的恐惧感。
    (一)对“吃”的描写
    “莫言笔下描写的时代和人物大多就挣扎于争取肉体存活的生存线上”,[6] “要直面现实和人生,莫言就首先不能无视或忘记他经历或目睹的这种种生存的现状和实情”。[7]饥饿是莫言以及同时代人们心中最为鲜明和深刻的记忆,莫言对“吃”的描写,使得“吃”的主题成为其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
    因为饥饿的童年经验,莫言在小说创作中描绘过不少“吃”的场面。在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中,莫言以详细的笔触描绘了生产队长慢悠悠地去敲出工钟的整个过程中“吃”的场景以及被召唤来的乡民眼巴巴地望着队长的嘴的麻木呆滞的神情,其用意在于揭示经济贫困的年代里农民的现实生存处境。粮食匮乏,人们对于食物充满本能的欲望,因而贫弱而麻木的他们才会“眼巴巴地望着队长”,这既是在等待队长发出劳动的命令,又是对于队长所享受的权利和相对优越的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广大劳苦人民都处在相同的生命生存的现实境遇之中,他们有着相同的命运——遭受贫困所带来的饥饿与肉体的辛劳,同时还要受到特权势力的压制与欺凌。
  1. 上一篇:高招作文试题设计与素质教育
  2. 下一篇: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1.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 论毛泽东诗词对《庄子》的创作接受

  3. 小学生参加辅导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4. 论佛学对苏轼文学作品的影响

  5. 反义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探究

  6. 中外社交用语的对比研究

  7. 陶渊明祭文对前代典籍的创作接受

  8.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9.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0.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1.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2.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3.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4.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5.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6.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7.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