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唐代科举“行卷”之兴起
吕思勉在谈到唐代进士科时曾说:“当其初行时,尚无糊名易书之法,主司固得采取誉望,士子亦得托人荐达,或竟自以文字投谒[[4] 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731。][4]。”这句话里面的“以文字投谒”和“得托人荐达”指的就是行卷,行卷只出现在是唐代进士科。对于行卷的定义,《辞海》一书曾对其有过解释说:“唐代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贵显,称为‘行卷’[[5] 辞海(修订稿)。语词分册 (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25。][5]”。这句话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行卷的大概轮廓,但不够全面。因此,需要结合行卷产生的背景以及当时的考试形式来对行卷做出客观、全面的诠释。对于此,程千帆曾在《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这部著作中对行卷下过定义,即“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6] 程千帆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6]。这个定义全面地介绍了行卷的主体、客体、方式及其目的。对于应试举子而言,投揭对象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故应试举子必须谨慎而有策略的选择行卷对象。据李商隐《与陶进士书》云:“……昨又垂示《东岗记》等数篇,不惟其辞彩奥大,不宜为冗慢无势者所窥见,且又厚纸谨字,如贡大诸侯、卿士及前达有文章积学者。何其礼甚厚而所与之甚下耶 [[7] 李商隐。樊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42。][7]!”从李商隐对陶进士的告诫中可以看出,行卷对象应该给诸侯等达官显贵、公卿名流以及学识渊博的人,这样才不至于施以丰厚的礼节却没有达到及第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李商隐所说的行卷对象同程千帆先生对行卷所下的定义是基本符合的。即送呈给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名望和地位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否则一切的所作所为都将会徒劳。
行卷产生于唐代,但具体的起始时间在文献中却没有明确的记载。程千帆先生曾对行卷的起始时间作出过推断,他认为行卷始于永隆二年(681年)与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之间[6]13。清代编撰者徐松经过考证并指出唐代正月举行礼部试、二月放榜[[8] (清)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M]。中华书局,1984:凡例3。][8]。对于应试举子的身份而言,唐代进士科大体有三类考生:一是京城国子监考生,他们出身于中央最高学府;二是地方乡贡考生,他们是由州县直接推荐上来的;三是往年落榜考生。《秦中岁时记》[《秦中岁时记》是唐人李淖创作的中国史类书籍。]中提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秋季来临时,三类考生都会聚集到京城长安,并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习作佳品献给京城的达官显贵和公卿名流,以期得到他们的推荐。
在行卷实例中,有一首名为《近试上张籍水部》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著《近试上张籍水部》]这是朱庆馀投揭任水部郎中张籍的行卷。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为名,并且他与韩愈、白居易等人关系颇佳,故朱庆馀要向他行卷。该诗写法精雕细琢、刻画入微,拜舅姑相当于面临考官,并以新娘自喻,将张籍比作新郎。并询问自己的文章是否能够博得知贡举的赏识。朱庆馀呈现的这首诗得到了张籍的明确回答,他也写了一首名为《酬朱庆余》的答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② 张籍著《酬朱庆馀》]②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章写得非常好,却还不够自信。“越女新妆出镜心”, 越地出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也是从侧面赞美他扎实的文学功底。张籍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波光粼粼,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这一句的表面含义是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天赋,再加上后天不断的刻苦学习,自然是能够更上一层楼。第二句“自知明艳更沉吟”,表面含义是说采菱女本身也知道自己长得很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际上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针对朱庆馀的疑虑,张籍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齐纨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旁人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但并不值得被世人所看重。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9] 金诤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