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一位慕名女词人,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自有文学史以来,李清照于文学史地位渐高: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论文网的一位女词人。“刘大杰则认为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中国文学发展史)这些言词并非都是虑美,都是有其充分理由的。笔者在些无意于争论李清照究竟应称名家“还是大家“,但称好为一流的女词人并不过分。那么李清照究竟是怎样在词史上占一度之地,而且有那样崇高的地位呢?

一个文学家于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是看他(她)的作品。文学不是思辨的科学,而是形象思维的人学“,所发它最根本反映的还是人类的自身情感,心理的历程与变迁,以及与人密切相关的道德伦理,家教信仰等。因此,评价文学作品是否人类精神产品中的精华,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作品对社会精神或人类情感的反映深度;其次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再次是对艺术技巧的开创或完善。

李清照于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其作品(主要是词)。她的词作可发说是天才,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在她的词作中,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即女性情感世界,她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本文拟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女性情感世界的完全展示

与前代那些应歌“填词的作家不一样,李清照只抒写属于她个人的独特性情和真实感受,这是易安词最显著的特征。前代词作者,多是些雌男儿“模写表现女性情感与生活的词作,故清人田同之于西圃词说·诗之辨中说唐宋词中有一奇特现象,即男子而作周音“。他们虽以写男女伤离惜别为特长,并有过不少名作,但也有些难免发生隔靴搔痒乃至伪情“的情况。再者,许多雌男儿“为应歌笑欢娱之用,专写妓女娇揉卖弄的情态,其感情往往浅露轻浮,软弱无力,甚至于隐含着一种猥亵的心理。即如大得声称于世“⑴的柳永词,也时有辞语尘下“;⑵的弱点。而李清照的词,多发至于本人腑肝之诚,满楮情至语“,把感性的生命部份发扬而光大了,故多有自然深挚之趣,没有雌男儿“模仿女性的忸怩作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修养的家庭,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散文家,史载其母王氏也善属文“。良好的教育,优越的环境,加之以李清照天资聪慧,极富文学禀赋;又酷爱读书,博闻强记,形成了词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其父母对待儿女教育的态度非常开明,所以她从小养成开朗的性格,其天才也得以发挥。王灼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脆,逼近前辈“。⑶我们可见的易安词中,大约是她少年时代所作的仅有点绛唇一首:

蹴罢秋千,起来慷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俦门回首,却把青梅嗥。

此词意虽浅,却可见李清照少年才力,以及她未出嫁前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的一个侧面。作者用笔为自己作了一幅特殊格调的肖像“。从线条上看,可能有点稚嫩,但并不纤弱;从构图上看,虽是轻浅色勒,却以传神之笔略加点染,塑了一个纯洁。活泼。聪毅。多情的少女形象。在封建社会里,要求女孩们下面相逢,低头看顾“,⑷而作者虽则和羞走“,却又倚门回首“,假装把青梅嗅“,更何况还袜划金钗溜“,好一个风魔相“。也难怪后人评说清照乃名门闺秀,少有诗名,亦不致不穿鞋而着袜行瞳;含羞迎笑,倚门回道,颇似市井妇女之行径,不类清照之为人。“⑸并以此据列此词为存疑之作。实际上这首词通过人物行动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轻灵姿秀。活泼洒脱的少女形象,又揭示了她内心热爱生活的情愫和精神韵致。这恰恰再现了作者少女时代不受封建礼教过多约束,生活的丰富多彩,而慧一些名门闺秀只知学针凿,刀剪缝“的生活;同时又再现了她敢于传达自己的一首回忆少女生活的小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这首小词中,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同时,我们又可看到一位活泼开朗。豪爽潇洒的少女飘然而来。把这两首词中的少女形象一比较,不难看出许多共性,试问这还不何疑问?她──就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充溢着青春活力与生活热情,无忧无虑的李清照。

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了,李清照于18岁时适赵明诚。赵明诚也生于官宦也家,其父赵挺之曾官至徽宋朝宰相之位。而他却自幼爱好金石书画,同是一个才华横溢。诗文俱佳的青年。夫妻二人在艺术志趣与文学修养方面颇多一致,经常一起唱和诗词,一起整理古籍,共同搜集和研赏金石珍品,陶醉于艺术世界里,生活得十分幸福,真可谓金石姻缘“。明赵杰称其佳人才子,千古绝唱“(古今女史)。这既是夫妻,又是诗友。学友。知音的甜蜜生活,更增进了二人的文学涵养与夫妇情感,也使得每一次夫妻别离却给李清照的感情带来强烈的冲击。她把这种感情上的体验,融进了词篇,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一词中,作者以活泼。清淅。浅俗的话言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的姿容。主席台及她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而当赵明诚受官远行后,词人满心的使是对爱人的罹与向往。这种情感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绵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留情话“。⑺在这首词中所有景物的描写都包含作者情思,红藕“。玉簟“兰舟“。雁字“。月“。花“都融进了作者的相思之情,离别之苦。用话熨贴细,坦率深挚;表情热情。大方。毫无扭捏之态。在此我们可见一个少妇在真挚地剖白内心。纯真而又无计排遗的爱情轲知其爱之深,思之切,愁之苦,情之痴,真可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李清照婚后至南渡前这段时期,是其生活最为幸福美满的时候,夫妇同志,伉俪情深;也是其艺术创作的成熟期,无论慢词。小令均达到很同造诣。其学识更为渊博,艺术技巧更加娴熟,已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易安体“。而词中所蕴藕的情感多于个人情感,独抒相思离愁及悠闲适的生活情趣。

靖康之变,李清照流亡江南,在短短几年间,夫亡家破,她所珍爱的金石书画珍品不多毁于兵之中,或失子流离之间,几乎丧失殆尽。李清照从此失去了较为优裕的生活,以及志趣相投的伴侣。情感之寄托,然而她膝下又无儿女,其后半生过的是孤苦伶仃。孤独飘零的生活,最后于凄凉悲惨的境地中悄然去世。这一段时期中,有几年(清康元年──建炎三年)是随夫处于不断流徙。客居异乡的生活。外族的入侵,破坏了词人宁静安定的生活,不停的逃亡,不停地远离家园故土;社会的动荡,现实的压迫,让她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现在她的心境又是何种状况呢?这在临江仙一词中反映得最为明了:

庭院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肓。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种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莫心情。

本词写出了她客居他乡的落寞心情。庭院深闲,江南地湿多雾,无耐只得把窗儿也关上,柳树。梅花已发枝芽,春归时令好,人却老;时移境迁,到此人地生熟,再也没有与爱人吟风弄月的心情,就连元宵放灯的盛景也无兴致去观赏,更不用说去体味冬日踏雪了。整首词不着一愁“字,却始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这是种栩栩然,荒荒然,幽然。悄然。无端的愁“。⑺这首词情调低沉,作者心境之郁抑可想而知。而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于任上,李清照从此陷入极度悲痛之中,她为丈夫所作祭之中,曾有如下几句: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诚自堕,怜杞女之悲深。

自此后她完全陷入衰愁凄苦“的境遇,直到去。流落江湖的女词人在这忧患余生中发出了低沉凄婉的声音,而这正是她饱经忧患的后半生的灵魂绝唱,真如诗人赵翼所言:时代不辜诗人辜,话到沧桑句便工“。这一期便产生了李清照的杰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晓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得黑?恬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被称为千古佳作,佳世绝唱。整首词便是作者晚年凄凉。愁苦境况的艺术写照:在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乍暖还寒的时节,晚来的寒风。雁儿南来,黄花憔悴,都深深融动了词人满情愁绪。归来堂上烹茶猜书的日子,繁花压枝,把玩书画的春晚……都一去不复返了。故土的论。爱人的病去,以及世人无聊的诽谤,都是积郁在心头的创痕。笼罩着她的是无尽的寂寞凄凉。怎一个愁字了得“,愁“词眼,在此处可不是以前无端的愁“,而是刻骨铭心的痛,渗入心腑的衰愁。悲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言: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此所见的是孤寂凄惶。郁郁寡欢的李清照,我们似乎已见她最后悲惨的结局

总之,李清照的全部词作,构成了一部描述个人性性变化,展示心灵历史的宏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傅庚生评声声慢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中国文学观赏举隅)作者为闺阁中人,以词自传,展示了一个女性的丰富情感也正在于此。男性词中所描述的女性形象,多表现的是她的某一心理细微侧面,生活中的一鳞丰爪面已,零乱而不集中,形象没有系统性,更难说有什么发展变化的个性,就是同是女性词人(或诗人)也难与李清照相颉顽。即如才华约绝代“的上官婉儿,其作品多为应制之作,实不足道也;留有诗集的薜涛,虽然也是才华出众,作品清丽隽永,却始终难脱风尘气;花蕊夫人的宫词数十首,然心境平淡无奇,而毫无婉转曲折之意;与李清照同代的魏夫人。朱淑贞,前者词作流传其甚少,后者则仿于悲怨,还是陈廷焯的评价较为公允:宋女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⑼

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自明以来论词以婉约。豪放为限,张南湖云: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和轩称首。“(王士祯花草蒙拾转引)明宋征壁评易安词其词妍婉四库提要也说李清照抗抗轶周柳“,都指出了李清照词风格婉约的特点。所谓婉约,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微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然而同是婉约,易安词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和突出。柔美是婉约派的共同特点,但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表现。柳永多发露线俚,市民意识千足;周邦彦浑厚典雅,文人色彩浓厚;秦观细赋婉丽,而格力失之弱“。⑽李清照则扬长避短,把女性的柔情美,诗人的理想美和性格的阳刚美融为一体,形成自已独特的艺术个性:婉中见直,柔中有刚。即前人所云李易安词无铅粉气“,⑾清陈适焯也说:李易安词能脱尽闺阁气“白雨斋诗话被前人誉为幽细凄清,声情双绝“的醉花阳是词人向爱人倾吐重阳佳节深切思念之情的名篇:

薄雾浓云愁永尽,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片写白昼。夜间的孤独难熬,下片追忆从前夫妻同赏秋菊,而以人比黄花瘦“作结,传达了自己因刻骨镂心的思念而面容憔悴的情形。全词无一字言及相思,而相思之深切又充溢字里行间,可谓委婉含蓄,无一字不秀雅“,⑿但意思却直率明白,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⒀线先生论易安词云:她的词作,亦自有其精神面目,晏殊之和婉,欧阳修之深美,张先之幽隽,柳永之绵博,苏轼之超旷,秦观之凄迷,晏几道之高秀,贺铸之瑰丽,周邦彦之华,举不足以限之。大抵于芬馨之中有神骏之致,适足以表现其胸怀祺韵。“(灵词说。论李清照词)李清照词风韵之多样样,以及其神骏之致“,最集中地体现在其词中所谓倜傥丈夫所“⒁上。

李清照词的丈夫气“主要指潜藏于词中的勃郁震颤的感情激流,而非昂昂藏藏的关西大汉和泼辣的铁板琵琶。而且李清照严格诗词之别,即词之为体,要眇宜修“,⒂所以其豪气表露得曲折隐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易安词中激荡着大胆。强烈。真率的感情,易安词与佳统的词有所不同。李清照为人,爱则热烈,愁则浓重,思之刻骨,怨之断肠,形诸笔墨,则是抒情大胆。强烈。真率。对此,曾惹得一些性别守中庸的人大动肝火,大张挞伐,说她出于小听狭慧,构于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之正“。⒃与李清照同时代的王灼也说:作长短句,……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夸张笔墨,无所羞畏“。(碧鸡温志)而这恰恰从反面描述了易安词的特点:肆意落笔“,乃才气豪纵;无所畏羞“,乃真情喷薄,而无顾藉“,当是易安为人之超迈尘俗。刻骨的相思和浓重的愁怨,本是易安词的重要内容之一。她词中所表现出的相思缠绵。离愁别绪,却于季话中有骨“,⒄而不似一些婉约词人陷入姚鼐所言的颓废而幽“的境地。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同时,易安词反映了作者孤傲的性格和超旷的怀,因而构成了高远的意境。李清照才高学博,近代鲜伦“,⒅处两宋交替之际,士大夫多沉溺苟安之中,党有众浊我清,众醉我醉之感。反映在词作中,则是其弧傲的性格特征。雪里已知春信至,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寻里已知)。屈平陶令,风韵正相直“(多丽。小楼寒)。何须浅碧轻红色,扑克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木樨花)。玉骨冰肌未肯枯“(瑞鹧鸪。风韵雍容)。显然,在这些词句中,作者把自我注入了这些所咏的花木中,梅之超群,菊之高洁,桂花之脱俗,银杏之纯净,实际上都是词人自我写照。从睥睨一切到弃脱尘俗只有一步之遥,精神上的优越感,使得她能轻视进而摆脱物质和精神的困境,丧现出超脱的襟怀。如多丽词,一面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一面却说: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鹧鸪天词,一面感叹仲宣怀远更凄凉“,一面又说: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由此可见,易安词所表现的情感,压抑而能自振,哀怨而能自拔,凄苦而能自强,显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顽强坚毅,其词中豪气正蕴于此。

三。艺术技巧的高超绝伦

李清照诗词文艺术技巧高超,而词独近于完美。王士禄神释堂语说:易安落笔即奇工“。其词之工“非如周邦彦。姜等着意雕琢,造语达情,而是肆意落笔,而能尽情怀,达浑成地步,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易安词表现手法新颖巧妙,主要表现在:善于移情于物。李清照喜欢将个人的主观感爱揉合于客观景象中,使景物成了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性,又丰富了词的意韵。如醉花阳中的起拍,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愁“与难熬“,分别揉进了客观的空间景物与时间中,巧妙地再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传达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她善用对比。对比是诗词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李肖照则将这种传统手法予以翻新,她将对比运用于全篇的艺术构思中,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天真单纯的佳女(卷帘人)与浓睡不清残洒“的主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抒情评价公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多情;永遇乐。落日熔全通过良辰佳节个人处境和情绪前后截然相反的对比,传达出作者思慕昔日家园与忧愤目前时局的心情。她又将虚实融为一体,进行对比,使时空高度浓缩。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词人将天气“。衣“。情怀“与往昔比较,目下为实,从前为虚,实虑参照,形成对比,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绪。另外,在比兴。烘托。渲染待方面,李清照同样也有创造运用,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李清照善于熔铸典考故和前人诗词。据统计,李清照现存诗词中,用典及点化前人诗句者近半。这既与秦观的少故实“不同,也不象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更无辛弃疾掉书袋“的习气。其显著特点一是多用人们熟悉常道之典,为避生僻晦涩;二是由作者意旨流摄,创意新颖,拓深了词作内涵;三是把典故用通俗口语表现,明白晓畅,灵动自然。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大家用事,若不知用事者,此其奴也。“比如鸿雁传书“乃人尽。皆知的典故,易安词中所用典故较多,且多出新意。如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云中谁寄绵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雁过也,正伤心,即是旧相识“(声声慢)。这既用典,又似触景生情,生动地反映出作者彼时彼地的复杂内心世界,率真自然,明白易晓,典故与词境水乳交融,达到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以故为新的境地,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李清照又是一个语言大师。她的词语独具风格,清新自然而又富有表现力。她的语言明白家常,能以寻常话度入音律“,化俗为雅。词体本源自民间,语言自力浅俗之词。后来文人词用语多尚典雅,甚至刻意雕琢,浮靡华丽。至柳永为之一变,复援俚语俗语“入词,但又陷入从俗“的境况,俗过于雅了,而李清照独能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如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全是口语,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斧凿痕迹。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外有情。又如如梦令中肥“。瘦“两字,本来极为普通,少有文学色彩,而李清照在此却用它们形象地写出了风雨后绿叶肥茂,红花调残的景象,十分传宰地表达了寂寞深园中少妇惜春怜花无比惆怅的细感情,既贴切又深刻,被人盛赞为人工天巧“。李清照对语言的锤炼正在于发掘生活中富有诗意的情感后,又能从口话中挑选最准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能够在平易中显现功力,浅近中显现精美。李清照的话言还富有音乐美,她本人对音律的造诣很高,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她特别善于运用双声迭韵来增强作品表达情感的效果。声声慢开拍连用十四个迭字,除了觅觅“。冷冷“之外,全是齿声字,读来齿牙敲击,短促轻细,造成了一种凄清的效果,用来表现词人孤寂。凄苦的复杂心理状态是再合适不过的。而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舌音和齿音交加重叠,又给人一种啮啮叮叮的感觉,生动地表现了忧心情况的情绪。这些又声迭韵字在音节。情调及气象营造方面,与内容紧密配合,续来朴素自然,不露痕迹,得到历代词评家好评。张端义赞道:公孙大娘舞剑手“;徐称之曰: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但李清照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格守词律又能挥洒自如,充分说明李清照语言功力的娴熟精深。

李清照在语言上的成就,代表了北宋文人词语言的新高度。柳永曾在语言的出新上获得一定的成功,但他在引用俚言信语时,未能摒弃其中芜杂庸俗的成分,使得李清照说他:词语尘下“。秦观从当时局面语言中提炼出一种优美而精炼的文学语言,但缺乏民间语言的生动活泼;而当北宋末年大晟词人形式主义泛滥时,李清照从口语中吸收有生命力有表现力的成分。创立了生动。清新的语言风格,这对发扬民间词的优良传统。坚持词健康发展的方向,是一个重大贡献,对宋词的发展起了良好的影响。

总结

李清照以其才名于世,并余响后世,称誉百年,开一代之风气,况周翥风词话卷二便说: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后世闺阁多以易安为楷模,叹其才华,羡其伉俪情深,也为她大胆追求个人幸福发掘女性自身的天赋所感动。后世以才名于世的女性世起来越多。而且,李清照不独称闺阁“,也影响到社会的主角──男性群落中。同代人辛弃疾。刘辰翁等皆有效易安体“之作,且自称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后来者更不计其数,明王士祯赏其才情,叹易安体“之协美,意一口气和词数十首。

自来女子,为男性所赏者,多为美色冠伦,或操守节烈者,而独以才华令男性倾倒者,想必仅李清照一人而已。即如与李清照同时之女词人朱淑真,后世者赏其词时,还念念不忘叹其美色绝代,寿夭命薄,且把朱淑真与西施。王昭君等并列为古来足思慕之美人“,足令人费思。李清照天赋因不待言,其性情之开朗。热情,于美好生活的大胆追求,内心情感的直率表露,更让人叹服。在易安词中,自我意识十分强烈。面对礼教范,她敢于追求美,敢于蔑视陋习。而封建时代的男性奔竟仕途,或多或少地丧失了自我本色,埋没了个性,一切为国主喜怒悲乐,随着更多的束缚,更多沉重的心理压迫。所发自中国男性文学之始即有香草美人“之咏,而后则作闺阁昵语“,身为须眉,却作妇人语。由此,他们才由衰钦佩即些敢于反抗礼教,追求自我。表现自己的女性,即如南宋大儒,总是板着面孔训人的朱也不得不称赞:本朝妇人能文专者,惟魏夫人。李易安也。“

总之,李清照词中突出的个性和成就,以及对艺术技巧的完善,奠定了她在词史上一流作家的重要地位,取得了不徙俯视中帼,直欲压倒须眉“的成就。因此,她的伤口才盛传不衰,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流风余韵,绵延千载,影响和沾溉了历代无数作家和读者。

注释:

⑴⑵:李清照词论

⑶: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⑷: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论语。学礼

⑸:唐圭璋词学论丛。读李清照词札记

⑹:王国维人间词话

⑺: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⑻:花帘词序

⑼:陈廷焯云韶集。词坛丛话

⑽:胡仔苕溪渲隐丛话

⑾:陈继儒太平清话

⑿:

⒀吴景旭历代诗话

⒁:沈曾植菌阁琐谈

⒂:王国维人间词话

⒃:缪诚。叶嘉莹灵奚词说

⒄:刘臣载词品

⒅:

⒆:陈师道后山诗话

⒇:王士祯花草蒙拾

(21):刘辰翁永遇乐。壁月初晴序

(22):徐震美人谱

(23):李调元雨村词话

参考书目:

漱玉词集注王延梯注

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校注

重辑李清照集黄墨谷编注

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编

李清照新论刘瑞莲著

李清照全集评论徐北文主编

李清照研究论文选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

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

中国诗史(下)陆侃如冯沅君著

李清照资料汇编褚斌杰等编

唐宋词论稿杨海明著

灵奚词说缪钺。叶嘉莹著

诗词散论缪钺著

上一篇:求學之路【9309字】
下一篇:王國维文艺思想研究的世纪考察(上)【5645字】

高句丽与中國【9859字】

顾颉刚与當代中國史學【11625字】

韩愈日常生活研究-唐贞...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

酒泉地区的史前文明研究【2642字】

近十年来英法德澳加等國...

近代早期英國國家财政体制散论【3755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