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以上就充分说明,夏到周朝都有誓词。刘勰说:“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穆西征,祭公某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今有文告之词’,及今之檄文之源也。”学者吴承学认为:“这些誓与后来的盟誓本质是不同的,它虽然也以神祗上帝作为众人实施行动的监察,但其所誓是同一集团或同盟为了统一完成某一目的所作的,是为了壮大声威而不是因为彼此之间互不信任。”[4]4此时的誓词多是只字片语,还没有统一的体裁规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风起云涌。诸侯合纵连横,思想家百家争鸣,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到处甚至时时有战争爆发。于是这些时期一些文人墨客流离失所,为了能够在这样艰难的历史时期存活下去,同时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大多参加战事。他们或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或者使自己统治者发动的战争具有正义性。檄文在这一历史时期也就随着历史条件和书写技术的改变而产了。因为当时的书写工具仍然是简牍,所以给记载和存放檄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檄文在这个时代尚不成熟,能够历经岁月的磨砺,辗转到我们手上可以参考的檄文文献更是少之又少。刘勰认为,最早的檄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初具体制。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篇》云:“齐桓公伐楚,诘苞茅之阙,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刘勰追根溯源,总结上述三例子均为声讨性的文字,都是军事行动前的文书。
    檄文名称在战国时期才真正出现。《史记•张仪列传》记载了张仪的《檄楚文》,文中写张仪早年在楚国游说,有人诬陷他偷了楚国珍贵的壁,后来张仪经历千辛万苦做了秦国的相,便要借机报复楚国。在出征前,他写了一篇《檄楚文》,文中大体写到“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刘勰《文心雕龙》说“暨乎战国始称为檄”,紧接着又说“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刘勰认为以“檄”命名的文章,最早应该是张仪的《檄楚文》。这篇短小的文章从其内容可以看出,张仪所发布的檄文目的在于抒发私人的怨愤,只属于口头警告性质,不是国家军队出征敌方前的声讨类文书,更没有征召官吏、晓谕臣民的等意图。从以上来看因为这篇文章没有体现檄文应有的内容、体式特征和形式特征,所以这篇文章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檄文,而只能是最早的以“檄”命名的文章。如何对这篇文章的类别进行划分,也涉及到檄文的定义。如果从广义来切分的话,它可以称为檄文。总而言之,最早以“檄”为名的文字便是张仪的《檄楚文》。《文章辨体序说》也写到:“古者用兵,誓师而已。至周乃有文告之辞;而檄之名则始见于战国。《史记》载张仪为檄以告楚相......后人仿之,代有著作。”[5]125-126
    二、《左传》檄文创作概况和内容
    《左传》是集春秋以来各类史书之大成的历史性著作,是先秦时代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叙事详尽的文学著作,也是研究、学习先秦历史、文学、语言和哲学必读的典籍。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纷称霸,统治阶级逐渐腐朽残暴,宗法制度慢慢崩溃,各阶级、阶层和统治集团内部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王纲解组,战争逐渐兴起。
  1. 上一篇: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2. 下一篇:论李俊功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1. 孔子礼治思想研究《论语》为中心的考察

  2. 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中的女性意识

  3. 论毛泽东诗词对《庄子》的创作接受

  4. 小说《三国演义》刘备领导艺术研究

  5.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

  6.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

  7. 《呼啸山庄》中哥特因素分析

  8.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9.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0.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1.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2.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3.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4.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5.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6.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7.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