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历史题材创作历史形象历史

[摘要]为比较方便地将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中的历史题材与历史著作中的历史“概念进行区分,可用历史形象“一词来概括文学中表现出来的与历史相关的因素。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历史题材热“与当代消费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息息相关。在这里,历史是被作为形象“来消费的,论文网它不是资治通鉴“的对象,而是作为一种虚幻的形象“变成了供大众进行消费的对象。

历史题材自古以来就是文学作品乐于表现的重要对象。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写有专以历史题材作为表现对象的历史剧,小说家司各特特别善于以历史题材来写小说。在中国,比较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即使是水浒传与西游记,都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存在。可见,小说作为虚构的艺术,借诸于历史题材创作,竭力要向读者营造它所叙述的事是真实发生的事的假象,本身是其技艺的组成部分。那么,一旦历史进入到文学中,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现身于艺术中。本身又带有艺术特点的历史?又如何去看待它的真实性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必然要置身于这样的困境:是否将文学中的历史“与历史著作中的历史“等量齐观?为解决这种困境,我主张用历史形象“一词来概括文学中表现出来的与历史相关的因素。这个概念有可能使我们比较方便地将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中的历史题材与历史著作中的历史“概念进行区分,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站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题材的表现问题。小说叙事作为艺术,总是与虚构。想象等人类的艺术行为有关,它的人物。事件。情节与场景总是被塑造与想象出来的。即使是历史小说,一个作家确实提供了许多真实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被视为现实存在过的场景。事件和人物,但是,小说中真实的信息,并不像我们一般要求于历史著作那样地严格。正是在这儿,我们能发现历史形象“的两个特点:一方面,它与历史_即被视为现实存在过的场景。事件和人物_有关;另一方面,它与艺术形象有关,在某种意义上,这甚至意味着,小说中的历史形象“,首先要被视为小说形象中的一部分来看待。于是,历史形象问题就可能成为评论和研究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历史与文学两种文类的联系与界限的认识。

同作为一种叙事的技艺,历史与诗(史诗)有着共同的源泉。在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中,文艺女神缪斯是宙斯和记忆女神的九个女儿,各司其职,分管历史。史诗。抒情诗。颂歌。喜剧。悲剧等。在这里,历史与诗同被视为一种艺术(技艺),而且都是记忆之女。就某种意义而言,诗也可被视为记载历史(记忆)的一种技艺。以这种观点来看待诗经中一些被学者认为具有史诗“性质的诗,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诗是记载民族记忆的一种方式。

然而,历史与诗的这种同源性并不能掩盖它们的相异性。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区分过诗与历史的界限。在诗学中,他明确地说: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1](p28-29)

亚里斯多德通过诗与历史的比较,用意是阐述诗的摹仿也具有真实性,并不像柏拉图所说的和真理隔了三层“,是不真实的谎言。亚里斯多德所谓的可然律是指在假定的前提或条件下可能发生某种结果,必然律是指在已定的前提或条件下按照因果律必然发生某种结果。换言之,历史所写的只是个别的已然的事,事的前后承续之间不一定见出必然性;诗所写的虽然也是带有姓名的个别人物,但他们所说所行不是个别的,而是带有普遍性的,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的。因此,诗比历史显出更高度的真实性。亚里斯多德强调了诗的哲学色彩,认为诗与哲学一样是一种知识与理解的东西,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亚里斯多德借此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不同于历史层面的真实性,因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肯定了艺术的虚幻性。就这个意义而言,亚里斯多德在自己的文学理论中为文学的想象留下了合理的空间,他说:如果诗人写的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他固然犯了错误;但是,如果他这样写,达到了艺术的目的,能使这一部分或另一部分诗更为惊人,那么这个错误是有理由可辩护的。“[1](p93)

从上述亚里士多德关于诗与历史的不同的相关论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亚里斯多德对历史“的理解是某种带有编年纪事性质的编年史“,这是由个别的不具有可然律和必然律的历史事件组成的。然而,此后的历史写作使历史“本身的内涵发生了亚里斯多德未曾预料到的变化。也就是说,一旦历史“也成了一种叙事的技艺,是一种历史学家编修的具有可然律和必然律的一种艺术时,情形就变得非常复杂。一方面,一些历史书籍可以被视为是文学;另一方面,一些文学书籍在特定的场合里,又被视为历史。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就变得是需要辨明的东西,而不是不言自明的东西。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在文学史上被视为是发愤抒情“之作,而在史学中被称为具有实录“特点的作品。在实录“和抒情“这一绝不可相类的两个概念之间,史记究竟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就不是一个能够清晰地予以回答的问题了。同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曹操的形象被众多的读者认同为真实的历史人物本来的面貌,也是常见的事。也就是说,历史与诗的界限看似清晰,实际上又是模糊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端于美国的新历史主义提出了对历史的一种全新看法,这种看法将历史写作视为一种类似于文学的话语写作。新历史主义的学者之一海登?怀特(HaydenWhite)在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和历史主义。历史与修辞想象等文章中认为,历史是一种诗意的虚构的叙事话语,对它的阐释需要修辞性的阐释。他引用加拿大学者弗莱的理论认为历史接近于诗歌,属于话语写作的范畴,在其中存在神话式的情节结构,其本质是一种杂交式的文类,是和诗歌结合后的产物。当历史学家在努力使支离破碎和不完整的历史材料产生意思时,必须要借用柯林伍德所说的建构的想象力“。所以他认为把历史叙述成悲剧。喜剧。传奇或讽喻,完全取决于历史家本人的叙事观点_如历史家对法国大GM的看法。他认为历史事件本身并没有内在的美学效果,是历史家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赋予了它。所以他说历史是象征结构。扩展了的隐喻“。[2](p160-168)如果带着这种眼光去看史记,我们发现,叙事中体现出来的使人震撼的美学效果,像刘邦。项羽和荆轲这些人物形象,只能被视为是司马迁个人的想象力作用于特定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产物,而很难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也就是说,站在历史“这一角度看,史记往往缺乏真实性;而只有站在艺术叙事这一角度看,史记才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这真是一个暖昧不清的真实性问题。这样,只有将史记视为接近于诗的话语写作,我们才能理解:它所体现出来的叙事艺术成就,属于艺术性的技艺,而不属于历史“。

这种新历史主义关于历史的看法对历史而言几乎是颠覆性的,其直接后果是否定了亚里斯多德认同的诗与历史的界限。这里的积极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历史著作的新的方式,使我们在关注历史“这一术语讲述过去的事“这一属性的同时,去思考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即:谁写下了它?“这个问题使我们关注这样一种现象:历史表述往往并不将我们引向一种关于过去的事件及其发展逻辑的真理,而是特定的作者带着特定的个人与时代的偏见“写下来的关于过去的事的解释。因此,分析历史著作就像分析小说一样,既要考虑到组成它的人物。事件与情节,也要考虑这些表述中带有作者个人印记的美学效果。

[1][2]下一页

上一篇:历史实践湜评判孔子學说的唯一标准【3488字】
下一篇: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較研究【3139字】

高句丽与中國【9859字】

顾颉刚与當代中國史學【11625字】

韩愈日常生活研究-唐贞...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

酒泉地区的史前文明研究【2642字】

近十年来英法德澳加等國...

近代早期英國國家财政体制散论【3755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