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情诗中的哀伤
李商隐诗歌的凄美哀伤是与他的个人的情感经历分不开的,他的一生是坎坷而不幸的,出生于封建没落的家庭,自小生活贫穷,年轻时与女冠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却无缘携手相伴。24岁时进士及第,因才华而得到王茂源的赏识,并娶了王女为妻,二人伉俪情深,却不料世事无常,29岁时年轻的妻子便撒手人寰。感情的恍惚不定与波折和人生的不幸也是他很多爱情诗凄美哀伤又朦胧迷离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来领略这种复杂的情感:
无题(其一)论文网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
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且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这首《无题》,读者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中的不幸遭遇和抒发主人公的心境,彻骨的相思而不禁引发人深沉的慨叹,也为全诗渲染出了凄凉伤感的氛围。相爱却不得不离别,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慨离别之苦。因情的缠绵悱恻,人也备受煎熬,爱情中的无奈与辛酸可见一斑。“东风无力百花残”中“东风”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真实时空与人感情的时空相互交叠重合,是这种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也是很普遍的,例如《夜雨寄北》一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二句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二句,几乎己经是表白爱意的代名词。其中“丝”与“思”同音,是“丝”更是“思”,情丝的缠绵缱绻如蚕吐丝般不死不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则表现爱情中离别的痛苦如同蜡烛的蜡泪般燃烧殆尽方止。在这两句里爱情中的无奈与遗憾悲观,也有对爱情的执着与追寻。已知追寻不得却仍然不愿放弃,因而这种追寻也不可避免的沾染着哀伤的氛围。这些感情无从整理无法纾解,不断的循环交织,又仿佛组成一个光怪陆离的幻象,无法见其全貌。诗人在这里创设了一个绵长而有边界的时空,来反衬自己爱情的无边无尽。其中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会的爱情追求令人动容。“晓镜但愁石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则纯粹创设了一个想象的时空、具体的时空,也是一个和自己当前时空相隔遥远的时空,而它的色彩基调也是寒冷的、忧愁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勒为探看”以往一般认为诗人是用青鸟做比喻,比喻能够帮助自己和情人传递消息的人。但如果把“蓬山”“青鸟”的意象还原为仙界时空,似乎更能够理解诗人的用心:在仙界才是自由的,在那里才能够实现爱情的理想。诗中“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定不移,把自己燃烧到死的决心,一种扇面致死的执着,一种无怨无悔的深情,也使我们想起初唐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中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只是一个充满希望,一个凄凉绝望。这不仅是初唐和晚唐的差异所致,也是二人对情感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正是因为李清照对爱情的独到感悟,才会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2]这样的爱情誓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的爱情失意;以及“一寸相思一寸灰”[4]的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