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物性格突出

最后,从人物塑造上看, 契诃夫一般是先描绘出一个典型环境, 挑选出主要人物的极富代表性的特征进行着重描写、精心概括,运用速写式笔法,用几根基本线条就把人物的形象甚至社会坏境都鲜明地勾勒出来。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作者首先对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师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传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是让马车支起车篷。”细致的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套中人”的模样。他那呆板、可笑的神情, 还有他那固守成规、恐惧变革的思想做派,都足以令人发笑,而又引入深思。这一特色在他的另一个短篇《变色龙》中也被充分地展现出来。契诃夫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以及细腻的语言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官老爷形象展现出来。当听见巡警的报告时,他把身子微微往左边一“转”,“挤”到人群中去,“咳嗽着”“动了动眉毛”,“严肃地”开始问话。作者仅仅只用了“转”“挤“咳”这几个动词就将他飞扬跋扈、趾高气昂的形象表现出来。特别是仅仅通过“脱”“穿”大衣的动作描写就将他的内心起伏勾勒出来。当听说是日加洛夫将军的狗时,“叶加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当有人说在将军的院子中见到过这条狗时“叶加德林,给我穿上大衣把。好像起风了。怪冷的。”最后确定了是将军哥哥的狗“把身上的大衣裹一裹紧”“徒自走了”天气并没有忽冷忽热,但他却感觉气候变化很大,将奥楚蔑洛夫微妙的心理状态凸显了出来。

二 《装在套子里的》在中学语文中地位的演变

1961年《全日制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强调了有关讲读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在这之后,外国文学尤其是苏联文学开始在中国语文教材占据重要位置。由于契诃夫《套中人》这个短篇小说符合语文教学标准关于选取课文的要求,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根据大纲选文要短小精悍的要求,将《套中人》在不损害原文精华的前提下对选文进行了删选,并将原文题目《套中人》改名为《装在套子里的人》。

我认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解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后、后、以及2001新课改之后。

(一)新中国成立后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受当时社会形态的影响较深,语文教学被当成统治人们改变人民思想的工具,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加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和政治形态的教育,外国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在当时,《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与《堂吉诃德》被划分成同一个单元,其中的一个教学要求就是要求掌握讽刺手法。首先,作者通过对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勾勒出他“套中人”的形象,运用讽刺手法来揭示别里科夫的“套中人”本质。其次,在描写他的恋爱过程时,作者也运用了一系列的讽刺手法。用一阵响亮的“哈哈”声就结束了主人公的爱情,甚至结束了他的生命。“从此再也没下过床。”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将原本遵守教条的人与浪漫的爱情故事联系到了一起,更凸显了讽刺的效果。再次,课文的标题也极富讽刺和批判意味,尤其是动词“装”的运用,即是被某种形式套住,同时也是自己将自己套住,更是增强了讽刺意味。最后,一直将“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挂在嘴边的别里科夫却被别人推下楼,成为最大的乱子和笑料,这样的结局使得文章的讽刺意味更加的深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事业刚刚起步,语文教育与政治教育被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使得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常常将主题简化为中心思想。这一时期《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就被简化为学生通读文章内容就可概括出来的的多种意义的中心思想的融合体,将文章主要思想简单地概括为揭露俄国旧社会反动统治的保守势力,肯定反动统治终将灭亡。这种概括方式就只是揭露了俄国旧社会的昏暗,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并不能从根本上反映作品的主题。所以,这种带有政治倾向的解读文本的方式,目的性过强,不利于学生学习,是一种教条化的体现

上一篇:浅谈汪云任的《秋舫吟》
下一篇:论唐诗中的乌鸦意象

安妮宝贝和乔叶作品中的...

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及企业事业管理的影响

论阎连科小说中的日光意象

论唐诗中的乌鸦意象

顾贞立《栖香阁词》中的楼阁意象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增删原因探析

论爱伦·坡怪异小说中的狂欢化色彩

中央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4岁男孩不上學能學点什么...

生态高值农业的科学评价+文献综述

會计发展趋势研究【1932字】

板上芯片的热应力分析+文献综述

现茬年轻人选择的行业,...

整体护理對妇科肿瘤化疗...

单片机四自由度机械臂设计+电路图+程序

我国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杭州市江干区小學生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