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谈狐说鬼,记载诸多怪异之事,与志怪文学一脉相承。在《聊斋志异》所叙述的各类奇幻故事中,涉及到“死而复生”这一现象的有七十余篇,而其中“因情复生”的篇幅则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本文立足于“因情复生”的现象之上,从“亲情”、“爱情”两方面对这类故事进行整理归纳,并从佛教思想中“因果报应”、“佛在心中”、“灵魂不灭”等方面入手,探讨作者这类故事产生的原因,认为“因情复生”的故事反映了蒲松龄“劝孝悌”、“劝真情”的思想观念和他以儒为主,佛、道辅之的神道观。29761
[毕业论文关键词]:《聊斋志异》 “因情复生” 佛教思想
在古代,人们的寿命较为短暂,古人为了抗拒这样的事实,往往求仙问道,试图寻找一条能够永生的道路,长生不老、死而复生成为世界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由此产生的以“死而复生”为主题的各类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便是人们的这种信仰与追求。中国关于“死而复生”的故事内容多样,形式各异,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中《大荒西经》及《海外北经》的两条叙述。随着佛教东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死观念,佛教对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宣扬,使得人们对“死而复生”故事有了更为奇特、细致的想象与描述。自南北朝时期,“死而复生”的故事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在数量、质量以及流传程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鲁迅在《古小说钩沈序》中提到:“大共琐语支言,史官末学,神鬼精物,数术波流;真人福地,神仙之中驷,幽验冥征,释氏之下乘。人间小书,致远恐泥,而洪笔晚起,此其权舆。” 其中认为中国早期小说的一种萌芽形态便是从佛教“幽验冥证”的故事而来。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一再指出佛教对于中国小说发展的影响,如谈到“优尔朝之鬼神志怪书”时,讲到:“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神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而《聊斋志异》中所讲述的“死而复生”的故事,形似而神异,又可分为“因情复生”、“机缘复生”、“善报复生”等多种类型,本文着重探讨其中“因情复生”这一现象。
一、《聊斋志异》中“因情复生”故事及类型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逐渐崛起,这一时期的一些学派开始倡导合理的欲望满足,呼吁真情至上,宣扬个性解放 。随着这些启蒙思想的产生,人们逐渐将“情”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赋予其超越生死的力量。在这样的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下,文学创作的主题中不断出现对人性的呼唤、对至情的讴歌、对真情的渴望。同时,蒲松龄在此基础上又借助所叙述的各类奇幻故事来表达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品格、向善向美的人文情怀以及对“情”的渴望与重视。
(一)亲情
《聊斋志异》中因亲情而复生的故事包括《考城隍》、《耿十八》、《张诚》、《湘裙》、《向杲》、《席方平》、《齐天大圣》等篇,这其中既有同父母的亲情也有兄弟之间的亲情。父母兄弟可谓是中国古代直至今日最为重要的血缘亲属关系,蒲松龄十分重视父母兄弟间的亲情,《聊斋志异》所表现的便是重视亲情者理应得到神鬼的帮助与庇佑。
- 上一篇:浅析王熙凤语言的个性化特征
- 下一篇:论莫言《天堂蒜薹之歌》中对底层生活苦难的表现
-
-
-
-
-
-
-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